羿
拼音:yì
释义:1.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2.姓。
组词
后羿 夷羿 羿后 仁羿 羿彀 羿奡 羿妃 羿浇 魈羿 羿射九日 羿氏舛射 羿毙十日拼音
yì笔顺
𠃍 丶 ㇀ 𠃍 丶 ㇀ 一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后羿,古人名。一指夏朝有穷氏的酋长,善于射箭。二指嫦娥之夫。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详细解释
鸟张翅旋风而上
羿,羽之羿风。——《说文》。段玉裁注:谓抟扶摇而上之状
唐尧时的射师 [archery's master]
自开辟以来,太阳星原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西游记》
又如:羿弓(羿的弓矢所及);羿妃(指神话中羿妻嫦娥);羿毙十日(指羿射日的传说)
夏时有穷氏国君
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左传》
〈名〉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羿-中華語文大辭典羿羿丨ˋyì1.用於人名。后羿,相傳是夏朝時有窮國君主,擅長射箭,因不修民事,後為寒浞所殺。2.姓。
羿-漢語大字典羿
《説文》:“ঐǯ܈旧字形作‘☀’),羽之ঐǩ¨。亦古諸侯也。一曰射師。从羽,幵聲。”徐灝注箋:“ঐǤێ幵聲,與笄同例。幵聲古音在元部,轉入脂部。隸省作羿。”
yì 《廣韻》五計切,去霽疑。脂部。
(1)鸟张翅旋风而上。《説文·羽部》:“ঐǯ܌羽之ঐǩ¨。”段玉裁注:“羽之ঐǩ¨,謂摶扶摇而上之狀。……俗作羿。”
(2)夏有穷氏国君。《左傳·襄公四年》:“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衆殺而亨之。”
(3)唐尧时射师。《楚辭·天問》:“羿焉彃日,烏焉解羽。”洪興祖補注:“此堯時羿,非有窮后羿。”《淮南子·本經》:“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
(4)姓。《萬姓統譜·霽韻》:“羿,濟南羽音,有窮氏羿之後。本朝羿忠,湘陰人,洪武中遂寧縣知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ì
1、[后羿]hòu yì
中国神话人物。相传尧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羿射去九日,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嫦娥为其妻。羿(yì)。
2、[羿奡]yì ào
见“羿浇”。
3、[仁羿]rén yì
指古代传说中 有穷氏 部落首领 后羿,又称 夷羿。仁,通“夷”。
4、[羿年]yì nián
明年。
5、[羿妃]yì fēi
指神话中 羿 妻 嫦娥。
6、[羿浇]yì jiāo
上古传说中勇士 羿 和 浇 的并称。浇,也写作“奡”。
7、[夷羿]yí yì
1.指 后羿。夏 代 有穷 之君,名 羿,因居 东夷,故称。太康 无道,夏 衰,羿 因 夏 民以代 夏 政。后因溺于田猎,不修民事,为 寒浞 所杀。事见《左传·襄公四年》。南朝 陈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自茫茫 禹 迹,赫赫 宗周,家灭 驪戎,国亡 夷羿。” 2.相传 羿 为 尧 时善射者。尧 时十日并出,猛兽为害,羿 受 尧 命,上射十日,下射封豨长蛇,为民除害。事见《淮南子·本经训》。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 倾地,夷羿 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譎怪之谈也。”
8、[魈羿]xiāo yì
xiāo yì魈羿传说中的鬼怪之王。
9、[羿彀]yì gòu
羿 的弓矢所及。语出《庄子·德充符》:“游於 羿 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王先谦 集解:“以 羿 彀喻刑网,言同居刑网之中,孰能自信无过,其不为刑网所加,亦命之偶值耳。”后以“羿彀”指世网或人间的危机。
10、[羿后]yì hòu
即 后羿。
11、[羿毙十日]yì bì shí rì
指 羿 射日的传说。
12、[羿射九日]yì shè jiǔ rì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13、[羿氏舛射]yì shì chuǎn shè
《太平御览》卷八二引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帝 羿 有窮氏 從 吴賀 北遊。賀 使 羿 射雀左目,誤中右目。羿 俯首而愧,終身不忘。”后以“羿氏舛射”谓高才亦有失误。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 舛射,東野 敗駕。雖有儁才,謬則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