孥
拼音:nú
释义:1.儿女。2.妻子和儿女。
组词
罪孥 孥累 孥儿 孥稚 孥属 孥戮 徒孥 收孥 妻孥 寄孥 罪人不孥 罪不及孥拼音
nú笔顺
𡿨 丿 一 ㇇ ㇏ ㇇ 亅 一同音字
拼音为nú的字 拼音为nu的字基础解释
1.儿女:妻~。 2.妻子和儿女。详细解释
(形声。从子,奴声。本义:儿子)
同本义
独携三尺琴,笑别妻与孥。——宋· 秦观《赠张潜道》
妻子与儿女的统称
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
通“奴”。以为奴婢
予则孥戮汝。——《书·甘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孥-中華語文大辭典孥孥ㄋㄨˊnú1.〈書〉兒女。[例]妻~|攜妻將~。2.〈書〉妻子和兒女。[例]刑不及~|請歸其~。
孥-中華大字典1、孥讀音:農都切,音奴,虞韻。暖五切,音弩,麌韻。奴故切,音怒,遇韻。釋文:
❶子也。《書甘誓》:予則~戮汝。
〔注〕:罪並及其子也。
❷妻子也。《孟子梁惠王》:罪人不~。
❸子弟也。《太玄眾》:丈人摧~。
❹通帑。鳥尾也。《左襄二十八年傳》:以害鳥帑。
〔注〕:鳥尾曰帑。
〔疏〕:帑者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人之後。鳥尾亦鳥之後。故俱以帑爲言也。
〔按文六年疏曰。說文。帑、金幣所藏。字書帑從子。經傳妻帑亦從巾〕。
2、帑讀音:農都切,音奴,虞韻。釋文:
❶妻子也。《左文六年傳》:宣子使臾駢送其~。
〔按詩常隸傳。~、子也。禮記中庸注。古者謂子孫曰~。皆假奴爲之。字亦作孥〕。
❷鳥尾也。《左襄二十八年傳》:以害鳥~。
〔疏〕:~者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於鳥則鳥尾曰~。妻子爲人之後。鳥尾亦鳥之後。故俱以~爲言也。
❸通怒。《漢書天文志》:其怒靑黑色。
〔注〕:李奇曰。怒、當言~。晉灼曰。~、雌也。
❹通虜。《後漢朱馮虞鄭周傳贊》:魴用降~。
3、帑讀音:坦朗切,音曭,養韻。釋文:金幣所藏也。見《說文》。《段注》:~之言囊也。以幣帛所藏。故从巾。
4、悖讀音:蒲沒切,音孛,月韻。釋文:
❶誖或字。《說文言部》:誖。亂也。从言。孛聲。~。誖或从心。
❷盛貌。通勃。《左莊十一年傳》:其興也~焉。
❸姓也。《古今姓氏書辯證》:梁武帝第二子豫章王綜。叛入魏。帝改綜之子直氏曰~。未旬日而復之。
5、悖讀音:蒲昧切,音佩,隊韻。釋文:
❶逆也。《詩桑柔》:覆俾我~。
❷惑也。《呂覽正名》:足以喩治之所~。
❸謬也。《淮南修務》:豈不~哉。
❹違也。《荀子性惡》:皆反于性而~于情者也。
❺誤也。《國策秦策》:計有一二者難~也。
❻亂也。《呂覽誣徒》:問事則前後相~。
❼薄食也。《莊子胠篋》:上~日月之明。
❽君臣故弻茲謂~。見《漢書五行志》引《京房易傳》。
〔注〕:弻猶相戾也。
❾老而受刑謂之~。見《御覽刑法部》引《書大傳》。
6、悖讀音:必每切,賄韻。釋文:强也。見《廣雅釋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ú
1、[妻孥]qī nú
指妻子和儿女。孥(nú)。
2、[孥稚]nú zhì
儿童。
3、[寄孥]jì nú
寄托妻子和儿女。
4、[罪孥]zuì nú
罪犯的家属。
5、[收孥]shōu nú
亦作“收帑”。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6、[孥儿]nú ér
儿童。
7、[孥贿]nú huì
家小财物。
8、[孥戮]nú lù
诛及子孙。
9、[徒孥]tú nú
泛指罪犯,犯人。
10、[孥累]nú lèi
谓妻子老小。
11、[孥属]nú shǔ
家属。
12、[罪人不孥]zuì rén bù nú
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13、[罪不及孥]zuì bù jí nú
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