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īng

释义:1.(~子、~儿)服装或器物上的用丝、线等制成的穗状饰物。2.(~子、~儿)像缨的东西。3.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泛指带子。绳索。

组词

请缨 长缨 缨子 缨裳 缨徽 缨顶 缨绋 缨索 尘缨 红缨枪 缨裙游 缦胡缨 缨络枣 短缨缨 长缨在手 冠缨索绝 结缨伏剑 结缨之诈 被发缨冠 振缨公朝 振缨中朝

拼音

yīng

笔顺

𠃋 𠃋 𠃍 丿 𠃍 丿 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yīng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

基础解释

1.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帽~儿。红~枪。 2.像缨的东西:萝卜~儿。 3.绳子:长~。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 同本义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

  3. 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亦用以系香囊。

    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

  4. 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咸龙旂而繁缨。——张衡《东京赋》。 薛注:“缨,马鞅也。”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注:“缨,在马膺前如索帬。”

    以缨拾矢可也。——《礼记·曲礼下》。注:“缨,缨卷也。”

    又如:缨缴(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缨铰(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比喻拘限)

  5. 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tasse1]。

    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缨蕤(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

〈动〉

  1. 缠绕、系牵。通“婴”

    而不缨垢氛。——谢灵运《述祖德》。 李善注:“缨,绕也。”

    又如:缨情(犹系心)

  2. 遭受 。

    如:缨缴(中箭。缴( zhuó):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缨-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缨 yīng
① 名冠带。《送东阳马生序》:“戴朱~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② 名系人的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īng

1、[请缨]qǐng yīng

《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也作南粤,在今两广等地)劝说南越王前来朝见。终军说:“我愿意领取一长条缨,一定把南越王绑着押到皇帝脚下来。” 后来就把自告奋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的行动叫请缨。缨:绳子,带子。

2、[长缨]cháng yīng

长的绳索。汉朝有一个叫终军的年轻人申请从军,要求发给长缨,表示一定要把敌人活捉回来。后来诗文中把长缨作为杀敌制胜的武器的象征。

3、[缨子]yīng zi

1.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帽~。 2.像缨子的东西:萝卜~。

4、[缨络]yīng luò

1.同璎珞。 2.缠绕;束缚。比喻世俗的缠绕。

5、[簪缨]zān yīng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6、[缨帽]yīng mào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职大小的一种象征,有尊卑之分。

7、[珠缨]zhū yīng

1.串珠的缨络,常作冠纽,头饰。 2.喻指晶莹成串之物。 3.喻指穿戴华贵的人。

8、[缨摔]yīng shuāi

方言。掸子。

9、[雨缨]yǔ yīng

清 时的一种便礼帽。官员祈雨时或暑月戴用。因帽后亦拖帽缨,故称。

10、[条缨]tiáo yīng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

11、[缨缴]yīng jiǎo

中箭。缨,通“婴”。缴,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12、[缨簪]yīng zān

缨和簪,古代显贵的冠饰。借指贵官。

13、[缨黻]yīng fú

见“缨绂”。

14、[玉缨]yù yīng

以玉为饰的冠带。

15、[缨蕤]yīng ruí

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16、[缨弁]yīng biàn

仕宦的代称。

17、[飞缨]fēi yīng

1.飘散着冠带。形容匆忙。 2.飘着的冠带。

18、[缨縻]yīng mí

拘系。

19、[缨导]yīng dǎo

冠上饰物。《周书·武帝纪下》:“﹝ 宣政 元年三月﹞甲戌,初服常冠。以皁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20、[鹄缨]hú yīng

白色的革带。

21、[缨繐]yīng suì

即缨子。

22、[氂缨]máo yīng

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汉书·贾谊传》:“﹝大臣﹞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係引而行也。”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以毛作缨。白冠,丧服也。”《晋书·束晳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氂缨之请。”唐 陈鸿《长恨歌传》:“国忠 奉氂缨盘水,死於道周。”

23、[繁缨]fán yīng

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繁,马腹带;缨,马颈革。《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孔颖达 疏:“繁,谓马腹带也。”《左传·成公二年》:“既,卫 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汉 贾谊《新书·审微》:“叔孙于奚 者,卫 之大夫也。曲县者,卫君 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汉 蔡邕《独断》卷下:“繁缨在马膺前,如索帬者是也。”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 孔子 不以名器假人,繁缨以朝,且犹不可,允言 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大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而乃繁缨棨戟,徒夸品秩之尊。”

24、[香缨]xiāng yīng

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语本《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孔颖达 疏:“以缨佩之者,谓缨上有香物也。”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衣冠服用》:“香缨以五彩为之,妇参舅姑,先持香缨咨之。”宋 周邦彦《丁香结》词:“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参阅 后蜀 马鉴《续事始·拜帛》。

25、[霞缨]xiá yīng

云霞缭绕。

26、[沾缨]zhān yīng

谓泪水浸湿冠缨。指痛哭、悲伤。

27、[貂缨]diāo yīng

貂,貂尾,冠饰;缨,冠带。借指显贵的大臣。

28、[濯缨]zhuó yīng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29、[华缨]huá yīng

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文选·鲍照<咏史>》:“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轡。”李善 注:“《七启》曰:‘华组之缨。’”宋 龚鼎臣《东原录》:“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玷华缨,莫惊书録称臣 向,便是当年 刘更生。”明 高启《青丘子歌》:“不慙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30、[躐缨]liè yīng

持理冠带。一种修饰容止的动作。躐,用同“擸”。

31、[盔缨]kuī yīng

头盔上丝织饰物。

32、[缨繸]yīng suì

即缨络。

33、[缨绥]yīng suí

见“缨緌”。

34、[鞶缨]pán yīng

古代天子诸侯或显贵者挽马的带饰。

35、[紫缨]zǐ yīng

1.紫色帽带。贵官所用。 2.指鸟颈紫毛。

36、[缨网]yīng wǎng

喻世俗束缚。

37、[枪缨]qiāng yīng

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38、[缨緌]yīng ruí

亦作“缨绥”。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

39、[衣缨]yī yīng

1.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装。 2.借指官宦世家。

40、[缨绅]yīng shēn

冠带与腰带。借指显贵。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缨的反义词 缨的近义词 缨的同音词 绿

大家都在搜

  • 缨能组什么词
  • 缨能组什么词语
  • 缨可以组什么词
  • 缨可以组什么词语
  • 缨字可以组什么词
  • 缨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缨字能组什么词
  • 缨字能组什么词语
  • 缨字开头的成语
  • 缨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