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缨冠
拼音
pī fà yīng gu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èi的字 拼音为fā的字 拼音为yīng的字 拼音为guān的字 拼音为bei的字 拼音为fa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详细解释
- 【解释】: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 【出自】:《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 【示例】: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如此耶?
◎严复《救亡决论》 -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人的装束不整洁
按字解释
被:通“披”,披散,散开。
发:头发。
缨:帽带。
冠:戴帽子;戴。
词典解释
被发缨冠-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被髮纓冠
被发缨冠-中华成语大词典被发缨冠
【拼音】:pī fà yīng guàn
解释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出处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示例
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如此耶? ★严复《救亡决论》
近义词
披发散缨
反义词
语法
作定语;形容人的装束不整洁
英文
出处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引证
唐-柳识--《新修四皓庙记》:涂山玉帛,有栉风沐雨之劳;陋巷箪瓢,无被发缨冠之责。兼济独善,相与背驰,唯四先生两有之矣。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一〇四·建炎元年五月十七日丙午》:陛下以太上皇为父,以嗣君皇帝为兄,金人一举而邀两宫,当被发缨冠而往救之。
清-颜元--《颜元集·习斋记馀·三·答刁文孝先生》:某以为今时与昔时异,令先君被发缨冠而往,其宜也;先生宜守闭户之哲,不可蹈乡邻之惑,倘聊试世局,恐不能无丝毫之染。
近代-严复--《救亡决论》: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宋-高斯得--《书钦承天闲道录后》:沐其利者,非惟不可救,亦不足救也。圣贤所为被发缨冠、辞而辟之者,此而已矣。
明-丁绍轼--《人臣当尽力事君论》:恻于容而怛于虑,不如被发缨冠而往。
清-赵翼-诗-《逃荒》:被发缨冠非我事,舐糠及米亦吾忧。
故事
唐-柳识--《新修四皓庙记》:涂山玉帛,有栉风沐雨之劳;陋巷箪瓢,无被发缨冠之责。兼济独善,相与背驰,唯四先生两有之矣。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一〇四·建炎元年五月十七日丙午》:陛下以太上皇为父,以嗣君皇帝为兄,金人一举而邀两宫,当被发缨冠而往救之。
清-颜元--《颜元集·习斋记馀·三·答刁文孝先生》:某以为今时与昔时异,令先君被发缨冠而往,其宜也;先生宜守闭户之哲,不可蹈乡邻之惑,倘聊试世局,恐不能无丝毫之染。
近代-严复--《救亡决论》: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宋-高斯得--《书钦承天闲道录后》:沐其利者,非惟不可救,亦不足救也。圣贤所为被发缨冠、辞而辟之者,此而已矣。
明-丁绍轼--《人臣当尽力事君论》:恻于容而怛于虑,不如被发缨冠而往。
清-赵翼-诗-《逃荒》:被发缨冠非我事,舐糠及米亦吾忧。
造句
pī fà yīng guàn
1、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严复《救亡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