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ì

释义:1.〈书〉用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

组词

罽宾 罽车 罽锦 罽幙 罽幕 罽裘 罽毯 罽庭 罽衣 白罽裘 罽袍公子

拼音

笔顺

𠃍 丿 丿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用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 2.〔罽宾〕古西域国名。

详细解释

〈名〉

  1. 鱼网

    罽,鱼网也。——《说文》

  2. 羊毛织物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柳宗元《柳州峒氓》

    又如:罽衣(毛织物制的衣服);罽车(有毛毡帷幕的坐车);罽茵(毛毯);罽毯(毛毯);罽幕(毛毡制的帐幕)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罽-中華語文大辭典

罽罽ㄐ丨ˋjì〈書〉氈類毛織品。[例]悉以~毯貼地,百千籠燭,燦列如錦(《聊齋志異‧卷二‧蓮香》)。

罽-汉语大词典

罽ji
ㄐ〡ˋ
〔《广韵》居例切,去祭,见。〕
1.毛织物。
●《逸周书·王会》:“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
●《后汉书·李恂传》:“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李贤注:“罽,织毛为布者。”
●元柳贯《次伯常待制韵送王继学等扈从上京》:“赋成特赐麒麟罽,宴出初擎码瑙盘。”
●明李梦阳《上元访杜炼师》诗:“织罽四角银麒麟,酒肉山堆满堂醉。”
2.见“罽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锦罽]jǐn jì

1.丝织品和毛织品。 2.指有纹彩的毡毯。

2、[班罽]bān jì

一种有彩色花纹的毛毯。班,通“斑”。

3、[罽帐]jì zhàng

罽幕。

4、[赤罽]chì jì

红色毛毡。

5、[罽茵]jì yīn

毛毯。

6、[旃罽]zhān jì

毡、毯一类毛织品。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若各居其处,食其食,则是橘柚不鬻,胊卤之盐不出,旃罽不市,而 吴 唐 之材不用也。”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禽兽衣冠》:“北齐 后主马犬有仪同、郡公之号,藉以旃罽,食物十餘种。”

7、[毳罽]cuì jì

毛织品。

8、[毛罽]máo jì

毛毡。亦指毛毡制成的衣、靴。

9、[斑罽]bān jì

即班罽。

10、[罽车]jì chē

有毛毡帷幕的坐车。

11、[罽绣]jì xiù

绣花毛毡。

12、[山罽]shān jì

山民用毛制作的毡毯一类的织物。唐 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元 倪瓒《次韵曹都水》:“萧闈馆里挑灯宿,山罽重敷六尺牀。”明 贝琼《郑宪卿省郎织毯松江还诗以送之》:“峒人不用夸山罽,朝士何须惜地衣。”

13、[缇罽]tí jì

赤黄色的毛织品。指华贵的服饰。

14、[香罽]xiāng jì

华丽的毛毡。

15、[鹅罽]é jì

鹅毛织品。

16、[蛮罽]mán jì

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生产的一种毛织品。

17、[罽毯]jì tǎn

毛毯。

18、[缋罽]huì jì

彩色的毛织物。

19、[罽幙]jì mù

见“罽幕”。

20、[罽庭]jì tíng

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朝廷。因使用罽幕,故称。

21、[罽幕]jì mù

亦作“罽幙”。毛毡制的帐幕。

22、[罽帻]jì zé

毛织物制的头巾。

23、[花罽]huā jì

一种彩色的毛织品。

24、[纰罽]pī jì

古代 氐 族人所制的兽毛织物。

25、[罽衣]jì yī

毛织物制的衣服。

26、[裘罽]qiú jì

皮衣和毛织物。指华美的御寒服装。

27、[罽宾]jì bīn

古西域国名。

28、[罽锦]jì jǐn

有花纹的毛织物。

29、[麟罽]lín jì

麟形花纹的毯子。比喻书画等珍贵之物。

30、[毡罽]zhān jì

1.亦作“氊罽”。毡和毛毯。晋 王嘉《拾遗记·蜀》:“锦绣毡罽,积如丘巄。”《旧唐书·张柬之传》:“汉 置 永昌郡 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 2.借指以毡罽为服的北方少数民族。

31、[白罽裘]bái jì qiú

以白色毛织物为面料的皮衣。

32、[罽袍公子]jì páo gōng zǐ

犹言纨袴子弟。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罽的反义词 罽的近义词 罽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罽能组什么词
  • 罽能组什么词语
  • 罽可以组什么词
  • 罽可以组什么词语
  • 罽字可以组什么词
  • 罽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罽字能组什么词
  • 罽字能组什么词语
  • 罽字开头的成语
  • 罽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