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
拼音:gěi
释义:1.交付,送与。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2.为(wèi),替。3.被,表示某种遭遇。4.引进动作的对象,跟“向”相同。5.用在表示被动、处置等意思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面,以加强语气。6.用于祈使句,加强祈使语气。7.(Gěi)姓。8.表示使对方做某件事或容许对方做某种动作,相当于“让,叫”。9.引进动作的受害者。
组词
交给 发给 赠给 给传 给定 给富 给布 给发 给扶 给面子 总供给 不给命 很给力 给孤园 不给力 给孤独园 口谐辞给 目不暇给 目不给赏 桑给帝国拼音
gěi笔顺
𠃋 𠃋 ㇀ 丿 ㇏ 一 丨 𠃍 一左窄右宽。“纟”撇向笔画平行。“合”撇捺左右舒展,横画宜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各部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gěi的字 拼音为gei的字基础解释
1.交付,送与。2.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3.替,为。4.被,表示遭受。5.把,将。详细解释
〈动〉
[口]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
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让;使;叫 。
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介〉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
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给伤员包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
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
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助〉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 。
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另见 jǐ
〈形〉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同本义
给,相足也。——《说文》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口齿伶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动〉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授与,交付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副〉
速,捷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另见 gěi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给给-汉语大词典给给迅疾貌。
●宋梅尧臣《和孙端叟蚕具》之十四:“给给机上梭,往返如度日;一经复一丝,成寸遂成匹。”
●宋梅尧臣《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二:“日光苦给给,鲁叟白波波。”
同: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ěi
1、[送给]sòng gěi
1.作为无偿物给予。 2.作为礼物而给予。
2、[交给]jiāo gěi
给与;付给。
3、[分给]fēn gěi
1.分发食品、财物等作为给养。《南史·陈武帝纪》:“是时食尽,调市人餽军,皆是麦屑为饭,以荷叶裹而分给。”《北史·崔孝政传》:“坐食进退,孝芬 不命则不敢也,鸡鸣而起,且温颜色,一钱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须,聚对分给。”《宋史·世家传二·孟昶》:“凡克城砦,止籍其器甲芻粮,悉以钱帛分给战士。” 2.分别给予;分出部分交予。如:分给每人一本书。
4、[给力]gěi lì
1.给予力量;给予支持。 2.出力;尽力。 3.带劲儿。 4.作为感叹词,类似于“牛”、“很带劲”、“酷”。
5、[给面子]gěi miàn zi
照顾情面,使人面子上下得来:你们俩是老同学,你总得给他点面子。也说给脸。
6、[不给]bù gěi
1.供给不足;匮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於鲜,敢献於从者。”《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旧唐书·李晟传》:“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癖嗜》:“后家不给,食馒头,又食煨茄,俱成箩以充饥。” 2.犹言不暇,来不及。宋 苏轼《始皇论》:“惴惴然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徐波》:“松栝数株,撑风蔽日,元冬霜月,萧萧而下,双童缚帚,扫除不给。斋厨爨烟,皆从此出。”
7、[发给]fā gěi
指在要求、投标或出价之后判给或分给。
8、[补给]bǔ gěi
1.补充、供给。2.指补给的物资。
9、[给钱]gěi qián
付报酬或得到报酬的行为或事实。
10、[给定]gěi dìng
预先规定作为标准或目标。
11、[颁给]bān gěi
颁发赐予。
12、[给以]gěi yǐ
1.给 2.“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职工生病的时候,应当给他帮助。对于劳动竞赛中优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他们适当的奖励。
13、[赠给]zèng gěi
暂未释义
14、[拨给]bō gěi
主管当局拨与。
15、[给散]gěi sàn
发放。
16、[给赐]gěi cì
赐予。
17、[给扶]gěi fú
给予扶侍之人。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
18、[给待]gěi dài
犹接待。
19、[给犒]gěi kào
供给酒食慰劳。《宋史·度宗纪》:“﹝ 咸淳 五年十二月﹞甲申,以钱二百万,命 京湖 帅臣给犒 襄 郢 等处水陆戍士。”
20、[量给]liàng gěi
酌量给予。
21、[赀给]zī gěi
资助,供给。貲,通“资”。
22、[盈给]yíng gěi
丰足;充足。
23、[军给]jūn gěi
军中的给养。
24、[给赡]gěi shàn
供给。
25、[訾给]zī gěi
资助供给。訾,通“貲”。《史记·平準书》:“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然兵所过县,为以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法矣。”清 方苞《谢季方传》:“数年中,旧业尽摽,薪米半吾家訾给。”
26、[薪给]xīn gěi
薪金。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物价年年增长,薪给往往须数年一增。”
27、[敏给]mǐn gěi
犹敏捷。
28、[支给]zhī gěi
供给,支付。
29、[给园]gěi yuán
“给孤独园”之省称。亦泛指佛寺。
30、[断给]duàn gěi
判决给与。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前抚宪之断给,在 顺治 十二年,前任 张公 彼时给有印照。”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总之,众口纷纷,自当以抚宪之断给为铁案。”
31、[追给]zhuī gěi
追回原物,交与其主。
32、[共给]gòng gěi
供给。谓供应必需的财物。共,通“供”。《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汉书·萧望之传》:“边郡数被兵,离飢寒,夭絶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共给车马衣资,肜 不受而归乡里。”
33、[俸给]fèng gěi
俸禄;薪金。《宋史·赵禼传》:“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鐫岁赐以为俸给。”《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内臣 王守忠 请节度使俸给,諫官 韩絳 力言不可。”《明史·食货志六》:“﹝ 洪武 ﹞二十八年,詔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叶圣陶《校长》:“现在 叔雅 家里颇优裕,微薄的俸给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增不了多少温暖。”
34、[给粟]gěi sù
发给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三》:“关中 为 吐蕃 蹂躪者二十年矣,北至 河曲 人户无几,诸道戍兵月给粟十七万斛,皆糴于 关中。”
35、[给济]gěi jì
供给接济。
36、[请给]qǐng gěi
薪给;俸禄。宋 司马光《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或云朝廷欲拣在京禁军,年四十五以上,微有程切者,尽减下请给,并其妻孥徙置 淮南,以就粮食。”《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寧 就本府增添请给。”
37、[给禀]gěi bǐng
见“给廪”。
38、[饷给]xiǎng gěi
1.亦作“饟给”。给养。 2.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
39、[给输]gěi shū
供应运输。
40、[给舍]gěi shè
给事中及中书舍人的并称。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六:“近来给舍封駮太多,而 晁舍人 特甚。”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六曹不釐本务,给舍不领本职。”《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六年》:“帝曰:‘臺諫、给舍之言,朕无不行。’”
jǐ
1、[给予]jǐ yǔ
给(jǐ):~帮助。~同情。~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2、[供给]gōng jǐ
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资、钱财、资料等给需要的人使用:免费~学习资料。
3、[给付]jǐ fù
1.付给(应付的款项等)。 2.保险人对索赔人提交的单证进行审核,根据合同约定赔付保险金。
4、[给与]jǐ yǔ
同“给予”。
5、[给水]jǐ shuǐ
〈动+名〉使对方得到水。
6、[配给]pèi jǐ
〈动〉配售。
7、[给养]jǐ yǎng
指军队中人员的伙食、牲畜的饲料以及炊事燃料等物资:补充~。
8、[进给]jìn jǐ
连续操作(如在木工机械和金工机组)中使得工件移向刀具或刀具移向工件。
9、[取给]qǔ jǐ
取得供给(后面多跟有“于”字):人类的生活物质~于大自然。
10、[仰给]yǎng jǐ
依靠别人供给。给(jǐ)。
11、[换给]huàn jǐ
特指 宋高宗 时对附敌者改授以官。《宋史·高宗纪六》:“绍兴 九年秋七月丙申,命详验 刘豫 伪官,换给告身。”《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八月庚戌,詔 川 陕 宣抚司便宜补官,限一年陈乞换给。”参见“换授”。
12、[给回]jǐ huí
等于说赔偿。
13、[捷给]jié jǐ
指口才敏捷,善于应对。《管子·大匡》:“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 给(jǐ)。
14、[给视]jǐ shì
犹速视,快速地看一眼。
15、[给给]gěi jǐ
迅疾貌。
16、[给事郎]jǐ shì láng
官名。隋 改给事中为给事郎。宋 高承《事物纪原·三省纲辖·给事》:“隋 初 开皇 六年,始於吏部置给事郎,煬帝 移为门下职。唐 武德 三年,改给事郎为给事中。”
17、[自给自足]zì jǐ zì zú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18、[目不暇给]mù bù xiá jǐ
目不暇接。
19、[家给人足]jiā jǐ rén zú
也说人给家足。家家富裕,人人饱暖。《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给(jǐ)。
20、[利口辩给]lì kǒu biàn jǐ
利口:锋利的口才。形容能言善辩。
21、[饔飧不给]yōng sūn bù jǐ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22、[呼不给吸]hū bù jǐ xī
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23、[人给家足]rén jǐ jiā zú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24、[都给事中]dū jǐ shì zhōng
官名。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
近义词
反义词
gěi
1、[要]yào
1、[要]yāo
1.重要。2.重要的内容。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这本书我还~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小弟弟跟姐姐~钢笔用。5.请求。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7.助动词。须要;应该。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起早呢!8.需要。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11.如果。12.要么。
1.求。2.强迫;威胁。3.同“邀”。4.又同“腰”。
2、[取]qǔ
1.拿到手里:~款。~行李。把电灯泡~下来。 2.得到;招致:~乐。~暖。自~灭亡。 3.采取;选取:~道。录~。可~。给孩子~个名儿。 4.姓。
jǐ
1、[要]yào
1、[要]yāo
1.重要。2.重要的内容。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这本书我还~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小弟弟跟姐姐~钢笔用。5.请求。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7.助动词。须要;应该。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起早呢!8.需要。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11.如果。12.要么。
1.求。2.强迫;威胁。3.同“邀”。4.又同“腰”。
2、[取]qǔ
1.拿到手里:~款。~行李。把电灯泡~下来。 2.得到;招致:~乐。~暖。自~灭亡。 3.采取;选取:~道。录~。可~。给孩子~个名儿。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