镪
拼音:qiǎng
释义:1.古代称成串的钱;也泛指钱。
组词
白镪 宝镪 楮镪 铜镪 寓镪 冥镪 缗镪 资镪 钱镪拼音
qiǎng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𠃍 一 ㇉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同音字
拼音为qiāng的字 拼音为qiang的字基础解释
古称成串的钱。详细解释
通“繦”。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也泛指钱币
货殖私庭,藏镪巨万。——左思《蜀都赋》
购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唐· 白居易《赎鸡》
又如:镪道(输送则赋的道路)
银子或银锭 。
如:镪宝(银锭)
另见 qiāng
〈名〉
通“繦”。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也泛指钱币
货殖私庭,藏镪巨万。——左思《蜀都赋》
购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唐· 白居易《赎鸡》
又如:镪道(输送则赋的道路)
银子或银锭 。
如:镪宝(银锭)
另见 qiāng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镪-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鏹
镪-辞源3同: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ǎng
1、[见镪]jiàn qiǎng
现钱。
2、[宝镪]bǎo qiǎng
皇家所赐的钱。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或曰:‘五十宝鏹,四匹綵币,十目所视,胡为而来?’曰:‘此贤妃敬贤之礼,却之不恭,是当谅其心矣。’”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济寧 人 王士能,年百二十三岁。朝廷闻其老,尝召见之,赐宝鏹以归。”
3、[镪宝]qiǎng bǎo
指银锭,钱财。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今日拥鏹宝,对佳丽,载 西施 一舸以东,艳福亦不浅哉。”
4、[冥镪]míng qiǎng
指烧给死人用的纸钱。
5、[寓镪]yù qiǎng
用白金水涂过的纸冥钱。
6、[铜镪]tóng qiǎng
铜钱。
7、[纸镪]zhǐ qiǎng
成串的纸钱。
8、[钱镪]qián qiǎng
钱贯。
9、[白镪]bái qiǎng
古代当做货币的银子。
10、[缗镪]mín qiǎng
钱贯。指代钱财。
11、[赀镪]zī qiǎng
钱财。貲,通“资”。宋 马令《南唐书·隐者传·毛炳》:“苟获貲鏹,即市酒尽醉。”
12、[楮镪]chǔ qiǎng
祭供时焚化用的纸钱。镪,钱贯,引申为钱。
13、[资镪]zī qiǎng
资财。
14、[镪道]qiǎng dào
输送财赋的道路。
qiāng
1、[镪水]qiāng shuǐ
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浓硝酸、浓盐酸等的俗称。如浓硝酸称为硝镪水,浓盐酸称为盐镪水。
2、[无食赚镪]wú shí zuàn qiāng
“无食赚镪”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的一句熟语,是指某人不单没有得到应有的东西,反而遭到无理的批评、指责。
3、[铿镪顿挫]kēng qiāng dùn cuò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