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ǐ

释义:1.同“秕”。2.粟之空瘪者。3.坏的,不良的。参见“粃政”。4.败坏。参见“粃斁”。

组词

粃斁 粃政 米粃 粃滓 粃僻 粃繆 糠粃

拼音

笔顺

丿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ǐ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同“秕”。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粃-漢語大字典


粃(一)bǐ 《集韻》補履切,上旨幫。脂部。
(1)同“秕”。瘪谷。《玉篇·米部》:“粃,不成穀也。俗秕字。”《正字通·米部》:“粃,糠屬;又粟不成粒。”《墨子·備城門》:“灰、康(糠)、粃、杯(秠)、馬矢,皆謹收藏之。”《新序·刺奢》:“鄒穆公有令:食鳬雁必以粃,無得以粟。”《清史稿·災異志四》:“(乾隆十年)秋,元氏、邢台、棗强、懷來、正定、無極、藳城、樂平、代州旱,晚禾皆粃。”
(2)不良;恶劣。《晋書·郭璞傳》:“官方不審則粃政作,懲勸不明則善惡渾。”清李塨《存性編書後》:“生剋乃鄒衍以後方家粃説,聖經無有。”
(3)不知。《方言》卷十:“粃,不知也。”郭璞注:“今淮、楚閒語。呼聲如非也。”
(二)pī
同“紕”。纰缪,错误。《後漢書·盧植傳》:“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粃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李賢注:“粃,粟不成。諭義之乖僻也。”惠棟補注:“粃謬,疑紕繆之譌。”

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粃政]bǐ zhèng

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晋 葛洪《抱朴子·任能》:“鲁 用 季子 二十餘年,内无粃政,外无侵削。”晋 郭璞《省刑书》:“官方不审,则粃政作。”《梁书·侯景传》:“诛君侧之恶人,清国朝之粃政。”

2、[粃缪]bǐ miù

见“粃谬”。

3、[粃糠]bǐ kāng

1.瘪谷和米糠。喻琐碎、无用之物。 2.犹糟粕。 3.轻视,视为粃糠。

4、[穅粃]kāng bǐ

即穅秕。

5、[粃蠹]bǐ dù

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

6、[米粃]mǐ bǐ

米之细糠。

7、[粃谬]bǐ miù

亦作“粃繆”。纰谬;错误。

8、[粃滓]bǐ zǐ

犹糟粕。

9、[粃僻]bǐ pì

邪僻败坏。

10、[簸粃]bò bǐ

见“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11、[糠粃]kāng bǐ

1.亦作“糠秕”。谷皮和瘪谷。 2.比喻粗劣而无价值之物。 3.引申为视作糠秕。

12、[粃斁]bǐ yì

败坏。

13、[粃粺]bǐ bài

粃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粃的反义词 粃的近义词 粃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粃能组什么词
  • 粃能组什么词语
  • 粃可以组什么词
  • 粃可以组什么词语
  • 粃字可以组什么词
  • 粃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粃字能组什么词
  • 粃字能组什么词语
  • 粃字开头的成语
  • 粃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