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拼音:qín
释义:1.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朝。2.朝代名,秦始皇嬴政所建立(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建都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东)。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3.陕西的别称。4.姓。
组词
先秦 秦腔 秦川 秦岭 秦雪 后秦 嫚秦 周秦 忆秦娥 秦诏版 秦舞阳 秦楼月 秦越人 西秦腔 秦弄玉 秦公子 秦宫块砾 秦关百二 秦琼卖马 秦失其鹿 秦始皇陵 秦镜高悬 秦楼楚馆 秦楼谢馆 秦女楚珠 谢馆秦楼拼音
qín笔顺
一 一 一 丿 ㇏ 丿 一 丨 丿 丶上部分横画均匀、平行,撇捺开张。“禾”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qín的字 拼音为qin的字基础解释
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 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详细解释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秦,部落名 。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秦, 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 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 甘肃秦州清水县。”
古国名 。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 韩亡 魏。
秦王色挠。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 秦。——《乐府诗选》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古地区名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
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
陕西省的简称 。
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秦秦-汉语大词典秦秦犹蓁蓁。积聚的样子。
秦-中華語文大辭典秦秦ㄑ丨ㄣˊqín1.古國名。周朝諸侯國,後為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部。2.朝代名(221B.C.—206B.C.)。秦王嬴政所建,後為項羽所滅。建都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3.陝西的別稱。[例]~腔︱~川。4.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ín
1、[秦岭]qín lǐng
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线的一部分。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
2、[秦腔]qín qiāng
也叫陕西梆子、西安梆子。戏曲剧种。流行于西北地区。明代以后,在陕西、甘肃一带民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发展而成。是梆子腔系统中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音调激越高亢。
3、[秦晋之好]qín jìn zhī hǎo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4、[秦始皇]qín shǐ huáng
(前259—前210)即嬴政。战国时秦国君,秦王朝建立者。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镇压儒生以古非今的活动;颁布法令,按亩征税;统一法律、货币、车轨、度量衡和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击匈奴,定百越,戍五岭。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起了进步作用。
5、[先秦]xiān qín
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史。~诸子(指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6、[三秦]sān qín
秦亡,项羽三分关中,以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地区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以咸阳以东至黄河之地封司马欣为塞王,以今陕西北部地区封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7、[大秦]dà qín
中国古代对罗马帝 国的称呼。也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部地中海沿岸和美索不达米亚诸地区。汉、晋时大秦国曾两次派 使节来中国。
8、[秦皇]qín huáng
指 秦始皇。
9、[秦川]qín chuān
古地区名。泛指今 陕西、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因 春秋、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
10、[秦俑]qín yǒng
秦始皇 陵园的地下文物。1974年,发现于 陕西 骊山 脚下 秦始皇 陵园外的地下建筑中。共发现四个俑坑,总面积2538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个,木质战车十八辆,陶马一百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九千余件。这批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 秦 代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战车上一般有甲士三人,配弓箭、短剑和盾甲步卒。配长柄的戈、矛、戟、钺弓弩等。骑兵执剑或弓箭,马背辅鞯。武士俑身高1.78-1.87米,头梳各种发髻,身披形制不一的铠甲。陶俑、陶马如同真人、真马,排列有序、造型生动、比例适当,细部刻划尤为精致,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也称 秦 兵马俑。
11、[秦城]qín chéng
指 秦 长城。
12、[后秦]hòu qín
十六国之一。为羌族 姚萇 所建,史称 后秦(公元384年-417年)。《晋书·地理志上》:“既而 姚萇 灭 苻 氏,是为 后秦。”
13、[西秦]xī qín
1.指 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文选·张衡<西京赋>》:“是时也,并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 岂不诡哉!”吕延济 注:“言六国皆为 秦 并而居之,岂不异哉!”三国 魏 曹植《七启》之七:“故 田光 伏剑於 北燕,公叔 毕命於 西秦。” 2.指 关中 陕西 一带 秦 之旧地。晋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脱跡违难,披榛来洎,改策 西秦,报辱北 冀。”清 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长戈指北闕,鼙鼓来 西秦。” 3.晋 时十六国之一。淝水 之战后,陕西 鲜卑族 乞伏国仁 据 枹罕 称大单于;弟 乾归 据 金城,称 秦王,史称“西秦”。在今 甘肃 西南部。431年为 夏 所灭。 4.琴曲名。《文选·嵇康<琴赋>》:“进《南荆》,发《西秦》,绍《陵阳》,度《巴人》。”吕向 注:“《南荆》、《西秦》、《陵阳》、《巴人》,并曲名。”
14、[秦艽]qín jiāo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而长。根入药,有祛风湿、退虚热等作用。艽(jiāo)。
15、[秦中]qín zhōng
1.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也称关中。 2.指秦二世胡亥。
16、[秦市]qín shì
秦 朝。唐 聂夷中《住京寄同志》诗:“役役大块上,周 朝復 秦 市。”
17、[秦篆]qín zhuàn
即“小篆”
18、[秦皮]qín pí
小叶白蜡树的树皮,中医入药,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19、[秦宫]qín gōng
1.东汉大将军梁冀嬖奴。 2.指秦朝宫殿。
20、[秦椒]qín jiāo
细长的辣椒。
21、[胡秦]hú qín
胡与 秦。犹中外。比喻相距很远。
22、[秦缓]qín huǎn
春秋 时 秦国 良医。《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於 秦。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曩不实言,今魂气已游墟莽,秦缓 何能为力?”
23、[帝秦]dì qín
尊奉 秦王 为帝。战国 时 秦 军围 赵 都 邯郸,魏王 使客将军 辛垣衍 说 赵 奉 秦王 为帝,以解 邯郸 之围。齐 鲁仲连 晓以利害,终使 赵 魏 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异族统治者为“帝秦”。陈去病《有怀刘三纯苦念西狩无畏》诗:“其二有 渐离,生来耻帝 秦。”傅尃《感怀》诗:“枉劳奔走十年身,兴 汉 谁知竟帝 秦。”
24、[秦艳]qín yàn
指 秦 地美女。
25、[秦灰]qín huī
1.指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 2.指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 3.指秦始皇焚书之火。
26、[秦碑]qín bēi
指 秦始皇 所建的石碑。
27、[秦七]qín qī
北宋 词家 秦观 辈行第七,故称。
28、[秦箫]qín xiāo
传说 萧史 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后两人俱仙去。见 汉 刘向《列仙传》。
29、[秦隶]qín lì
秦 代隶书。又称佐书。
30、[椎秦]zhuī qín
椎击 秦皇。
31、[秦雍]qín yōng
古 秦 地。指今 陕西 西安 一带。
32、[秦正]qín zhèng
指夏历十月。正,一年的开始。秦 以夏历十月为正月。宋 苏轼《永裕陵十月旦表》:“戒寒墐户,倏及于 秦 正。”
33、[秦家]qín jiā
指 秦 朝。
34、[秦痔]qín zhì
《庄子·列御寇》:“秦王 有病召医,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后因称痔漏病为“秦痔”。
35、[秦裘]qín qiú
指破旧的皮衣。
36、[秦苑]qín yuàn
古秦国宫苑。
37、[越秦]yuè qín
古代 越国 与 秦国 相距邈远,故并称以喻漠不相关的人或事。
38、[卢秦]lú qín
即古代名医 扁鹊。扁鹊 姓 秦 氏。故又名“卢秦”。明 刘基《老病叹》诗:“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已花……琚瓆不能使之少,卢秦 焉能使之加?”参见“卢医”。
39、[秦娘]qín niáng
指歌女。
40、[饭秦]fàn qín
指 百里奚 饭牛于 秦国 之事。后用以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