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拼音
qín shǐ hu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ín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qin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秦始皇-中華語文大辭典秦始皇秦始皇ㄑ丨ㄣˊ ㄕˇ ㄏㄨㄤˊqínshǐhuánɡ即嬴政(259B.C.-210B.C.),自稱「始皇帝」,世稱「秦始皇」,生於趙國邯鄲。秦朝開國君主。秦莊襄王之子。用李斯為相,一統六國,建立秦朝,為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秦始皇-辞源3【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嬴姓,名 政。初卽位,政在太后與丞相 呂不韋。九年,殺 長信侯 嫪毐,遷太后於 雍,廢 呂不韋,自親政。先後滅六國。稱皇帝,自爲始皇帝。廢封建,置三十六郡;收天下兵器,聚之 咸陽;統一法度,車同軌,書同文;築長城,治馳道。又用丞相 李斯議,焚書坑儒,偶語詩書者棄市,是古非今者族誅,令民以吏爲師。信方士説,求神仙,數巡幸,侈修宮室,以供遊觀。卒於 沙丘,在位二十六年。死後一年,陳勝 吳廣 劉邦 項梁 項籍等各地起事,出現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農民大起義之局。見 史記 秦始皇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