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kē

释义:1.按学术、业务的不同所分的类别。2.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中按工作性质所分的单位。3.指干部的一种级别。在“股”之上,“处”之下。4.古代开科取士的用语。科举取士的名目;。5.同一科目的不同等级;。6.科举考试的年份。7.生物学名词。生物分类的等级。8.法律条文。9.判(罪)。10.戏曲术语。元杂剧表演时演员的动作称科。

组词

科学 科学家 科技 科目 学科 科长 插科打诨 照本宣科 作奸犯科 科头跣足

拼音

笔顺

丿 丿
左窄右宽。“禾”上撇短平,横短竖正。“斗”上点偏右,下点偏左;横画长短适中,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kē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基础解释

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专~。牙~。妇~。 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财务~。总务处下面分三个~。 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场。登~。开~取士。 4.科班:坐~。出~。 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 6.姓。 7.法律条文:金~玉律。作奸犯~。 8.判定(刑罚):~刑。~罪。~以罚金。 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3.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4.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5.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6. 法式;规制 。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7.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8.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9.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0.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又如:打科;笑科

  11. 草丛 。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2.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水]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

  1. 审理狱讼;判刑 。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4. 谓参加科举考试 。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5.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

  1.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科-中華語文大辭典

科ㄎㄜkē1.機關、公司等單位中按業務類別分設的部門。[例]~室︱財務~|供銷~。2.法律條文;法令。[例]金~玉律︱作奸犯~。3.判處;判刑。[例]~以重刑︱~罪量刑。4.學術或業務的分類。[例]理~|文~︱眼~︱耳鼻喉~。5.古代戲曲劇本中標示演員表演動作的用語。[例]作飲酒~|正旦再跪~。6.指戲曲裡的動作或滑稽表演。[例]~白︱插~打諢。7.生物分類系統中的一個階層。在目與屬之間。[例]生物學家將生物分為界、門、綱、目、~、屬、種七個階層,惟病毒不列入其中。8.科舉考試;也指科舉考試的門類、等第、年分等。[例]開~取士|武~︱~甲|甲午~。9.〈書〉類別;等級。[例]賢愚異議,廉鄙異~(漢‧陸賈《新語‧至德》)︱分之以三~,定之以九等(唐‧劉知幾《史通‧卷七‧品藻》)。10.姓。

科-漢語大字典


《説文》:“科,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朱駿聲通訓定聲:“从禾,从斗,會意。科,程也。按:禾亦聲。”
(一)kē 《廣韻》苦禾切,平戈溪。歌部。
(1)品类;等级。《説文·禾部》:“科,程也。”徐灝注箋:“科,謂諸率取數於禾者,從而區分,别其差等,故从禾从斗。斗以量而區分之也,因之凡諸程品,皆謂之科。”《廣雅·釋言》:“科,品也。”《論語·八佾》:“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皇侃疏:“科,品也。”朱熹注:“科,等也。”唐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應制舉不敏啓》:“古之知己者,不待來求而後施德者也。然則亟來而求者,誠下科也。”唐劉知幾《史通·内篇·品藻》:“案:班書古今人表,仰包億載,旁貫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
(2)标准;准则。《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論衡·定賢》:“案:晏子之對以求賢於世,死君之難立忠節者,不應科矣。”唐元稹《叙詩寄樂天書》:“朝廷大臣,以謹慎不言為科,雅以時進見者,不過一二親信。”
(3)条目。《廣雅·釋言》:“科,條也。”《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十二年》:“既還,科問前諫者,衆莫知其故,人人皆懼。”胡三省注:“科,條也,問前諫者,科具其姓名也。”王国维《宋刊水经注残本跋》:“其他文字胜于明以后诸本处尚数十科。”陈毅《延安宝塔歌》:“君不见劳动经验有万科,模范创造应讴歌。”
(4)律令;法规。《戰國策·秦策一》:“科條既備,民多偽態。”《太玄·玄攡》:“三儀同科。”范望注:“科,法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唐劉藏器《對恤刑策》:“漢文除肉刑之科,孝景減笞箠之令。”
(5)判处;判断。《釋名·釋典藝》:“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廣韻·戈韻》:“科,又科斷也。”《法經·盗法》:“奴婢别賫財物者,自從强竊法,不得累而科之。”《資治通鑑·晋武帝太康元年》:“有司奏濬違詔,大不敬,請付廷尉科罪。”胡三省注:“科,斷也。”《宋史·徽宗紀》:“詔諸路:疑獄當奏而不奏者科罪。”
(6)课税;征税。漢曹操《加棗祗子處中封爵并祀祗令》:“科取官牛,為官田計。”《農政全書·農事》:“本年開耕,姑免起科,以償其牛種器具之費。”宋方勺《青溪寇軌》:“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林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
(7)科举制开科取士的名目、条例、年份。《正字通·禾部》:“科,取人條格也。”1.指科举制取士的名目。如:进士科;博学宏词科;经济特科。《新唐書·選舉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大抵衆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人亦最為盛焉。”宋王安石《寓言十五首》:“始就詩賦科,雕鎸久才成。”清魏源《都中吟十三首》之三:“何不大開直言之科籌國計,再開邊材之科練邊事?”2.指同一科目的不同等级。《後漢書·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唐王建《送薛蔓應舉》:“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清方苞《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公墓誌銘》:“祖若父,皆舉乙科,教授鄉邑。”3.指科举考试的年份。如:甲子科;父子同科。宋王安石《酬冲卿見别》:“同官同齒復同科。”《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神經病能前知》:“揚州謝夢漁侍御,清道光三十年庚戌科一甲三名及第。”
(8)指课程或业务的分类。如:文科;理科;内科;外科。《資治通鑑·南齊明帝建武三年》:“陛下若專取門地,不審魯之三卿,孰若四科?”胡三省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也。”清章學誠《與汪龍莊書》:“蓋古人無所謂古文之學,但論人才,則有善於辭命之科。”陈毅《感事书怀·水调歌头·自叙》:“学马列,喜文艺,习工科。”
(9)古代官事的分曹称“科”。如: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四:“自今限五日赴科畫字領憑,有延遇半月不辭朝出城者,送法司治罪。”清查繼佐《罪惟録·桂主附記》:“吏科給事中丁時魁、工科給事中金堡、兵科給事中蒙養正等,專好彈射,不通關節,舉朝憚之。”清史惇《慟餘雜記·張羅彦》:“科、道為朝廷耳目之官,謂之兩衙門。”又今指机关按工作性质分设的管理单位。如:人事科;总务科;行政科。
(10)生物学名词。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猫科;鹰科;桑科;禾本科。
⑪戏曲术语。元杂剧中角色表演的动作称“科”。如:瞧科;叹科;笑科。元關漢卿《拜月亭》楔子:“〔旦扮引梅香上了〕〔見孤科〕〔孤云了〕〔情理打别科〕〔把盞科〕父親年紀高大,鞍馬上小心咱。〔孤云了〕〔做掩泪科〕。”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衆僧見旦發科〕。”王季思注:“謂衆僧見旦而作種種可笑之態也。”
⑫植物的根茎。《廣雅·釋詁三》:“科,本也。”《齊民要術·種葵》:“科雖不高,菜實倍多。”元王禎《農書》卷二:“科本多者,必須用钁劚去餘有不盡耕科。”注:“俗謂之埋頭根也。”清方苞《題天姥寺壁》:“雷破而中分之,木身煨燼者十之七,自上科至下根,斬然離絶。”
⑬丛。《廣雅·釋言》:“科,藂也。”《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亦有鋤掊而掩種者,子科大而易料理。”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余造真籙臨别留贈》:“昔日萬乘墳,今成一科蓬。”元吴西逸《小令·嘆世》:“門外桑榆景,庭前荆棘科。”
⑭砍;剪。宋劉弇《人日》:“科桑洗竹真吾事,孰使齪齪纔充員。”《太平廣記》卷五十一引《宣室志·侯道華》:“道華執斧,科古松枝垂且盡,如削。”
⑮脱;摘。元虞集《翰林學士承旨董公行狀》:“世祖親科甲胄擇大艦授之。”《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丫環奉命,只等新郎進來,便替他解衣科帽。”
⑯物体中空。《廣雅·釋詁三》:“科,空也。”《正字通·禾部》:“科,禾中空。”《易·説卦》:“(離)其於木也,為科,上槁。”孔穎達疏:“科,空也。木既中空者,上必枯槁也。”
⑰头上不戴帽子。《史記·張儀列傳》:“虎賁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裴駰集解:“科頭,謂不著兜鍪入敵。”唐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⑱光秃貌。《淮南子·説山》“既犐以छۢ\u001D清王念孫雜志:“犐छۧն為科橢,後人從牛作犐छɢ&…科與橢,皆秃貌也。故高注云:‘科,無角;橢,無尾。’”《太玄·窮》:“次四土不和,木科橢。”范望注:“科橢,枝葉不布。”唐元稹《竹部》:“科首霜斷蓬,枯形燒餘木。”
⑲通“坎(kǎn)”。坑。《廣雅·釋水》:“科,坑也。”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隨部》:“科,叚借為坎。科坎雙聲。”《孟子·盡心上》:“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趙岐注:“科,坎也。”《太玄·從》:“從水滿科,不自越也。”
⑳通“窠”。巢,穴。《説苑·立節》:“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得之。”《朱子語類·論語》:“須要勇猛精進以脱此科臼始得。”明湯顯祖《南柯記·尋寤》:“好大風雨來了,這一科蟻子都壞了他罷。”
㉑量词。计算植物株数的单位。也作“棵”。章炳麟《新方言·釋植物》:“《廣雅》:‘科,本也。’今人謂一本樹,或曰一株,或曰一科。”宋陳與義《秋雨》:“是事且置當務本,菜圃已添三萬科。”《西遊記》第二回:“教他變科松樹,果然是科松樹,弟子們俱稱揚喝彩。”
㉒姓。《萬姓統譜·歌韻》:“科,見《姓苑》。”
(二)kè 《廣韻》苦卧切,去過溪。
滋生。《廣韻·過韻》:“科,滋生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科学]kē xué

1.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 2.合乎科学的:这种方法很~。

2、[文科]wén kē

指高等学校所设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系、科、专业。也指中学的政治、语文、历史等科目。

3、[理科]lǐ kē

指高等学校所设自然科学中有关基础理论的系、科、专业。也指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

4、[科文]kē wén

法令条文。

5、[科技]kē jì

科学技术:高~。~信息。~工作者。

6、[金科玉律]jīn kē yù lǜ

不可改变的规章条文。科、律:法律条文。

7、[科学家]kē xué jiā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一定成就的人。

8、[科目]kē mù

1.按事物的性质划分的类别(多指关于学术或账目的)。 2.科举考试分科取士的名目。

9、[本科]běn kē

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与预科、专修科等相区别。在中国,学习期限一般是四年或五年。本科毕业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10、[学科]xué kē

1.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 2.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 3.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区别于“术科”)。

11、[科研]kē yán

科学研究:~计划。推广~成果。

12、[科普]kē pǔ

科学普及的简称:~工作。

13、[外科]wài kē

主要用手术等来治疗人体内外疾病的一个分科。

14、[专科]zhuān kē

1.专门科目:~医生。~词典。 2.指专科学校:~毕业。

15、[科员]kē yuán

一个科里的成员。

16、[儿科]ér kē

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治病的一科。

17、[妇科]fù kē

医院中专门治妇女病的一科。

18、[百科]bǎi kē

各种学科的总称:~知识。~全书。

19、[科室]kē shì

企业或机关中管理部门的各科、各室的总称:~人员。

20、[医科]yī kē

教学上对有关医疗、药物、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学科的统称。

21、[内科]nèi kē

医院中主要用药物而不用手术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科。

22、[眼科]yǎn kē

医疗分科中专治眼病的一科。

23、[中科]zhōng kē

1.犹中品,中等。 2.合格。 3.科举考试中选。

24、[科长]kē zhǎng

处以下的行政或技术管理单位的领导。

25、[产科]chǎn kē

医院中专门负责孕妇的孕期保健,辅助产妇分娩等的一科。

26、[骨科]gǔ kē

矫形外科学,主要指儿童骨骼的畸形的矫正或预防;泛指治疗任何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科室。

27、[高科]gāo kē

1.犹凸凹。 2.科举高第。

28、[预科]yù kē

指为高等学校培养新生而开设的补习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班级。一般设在大学内,也有单独设立的。

29、[科教]kē jiào

科学教育:~片。~战线。

30、[工科]gōng kē

指高等学校或中等技术学校所设工程技术的系、科、专业。

31、[金科]jīn kē

1.法律;法令。 2.引申为规则。

32、[科考]kē kǎo

1.科学考察:深入南极腹地进行~。 2.科举考试:上京~。~落第。

33、[科级]kē jí

科第。

34、[科举]kē jǔ

从隋唐到清代朝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35、[前科]qián kē

指曾经被判处过刑罚的事实。有前科的人,如果后来又犯罪,符合法定条件构成累犯的,须从重处罚。

36、[新科]xīn kē

1.新立的科条。《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宋 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2.新设的科目。《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3.谓本年科举中式。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

37、[挂科]guà kē

就是不通过或不及格的代名词。具体地说,就是指某人的某一科目或多门科目因各种原因考试不及格而未能达到要求的标准,需要重考或重修的意思。

38、[偏科]piān kē

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偏重某些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纠正学生~倾向。

39、[盈科]yíng kē

1.水充满坑坎。 2.喻打下坚实基础。

40、[分科]fēn kē

为获得效率和调整将企业分成部门的过程;按部门和下属部门分任务并为完成任务而授予职权。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科的反义词 科的近义词 科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科能组什么词
  • 科能组什么词语
  • 科可以组什么词
  • 科可以组什么词语
  • 科字可以组什么词
  • 科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科字能组什么词
  • 科字能组什么词语
  • 科字开头的成语
  • 科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