禔
拼音:zhī
释义:1.〈书〉安宁。2.〈书〉福;喜。
组词
禔身 禔福 禔躬拼音
zhī笔顺
丶 ㇇ 丨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 zhī ] 1.安宁。 2.福。 [ zhǐ ] 古通“祇”,恰好:“臣以三百人众不敌,~取辱耳。” [ tí ] 1. 安享:“遐迩一体,中外~福。” 2. 福。“禔福”就是福安之意。古老的汉字“禔”或许是“平安福”的源头, 《易》曰:“禔旣平”;至清朝各大对外府衙的匾额仍用“中外禔福”。民间及很多宗教也流传着被赋予某种灵气的护佑“平安”的圣物被称之为“平安符(福)”。详细解释
〈形〉
安宁;安享
或问“君”,曰:“明光。”问“臣”,曰:“若稙。”——汉· 扬雄《法言》
又如:稙身(安身;修身);稙躬(犹稙身);稙福(安宁幸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禔-中華語文大辭典禔ㄊ丨ˊtí〈書〉安寧;安享。[例]翼百神,~萬福(《文選•陸倕•石闕銘》)︱上膺萬壽,下~百福(《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禔-漢語大字典禔
《説文》:“禔,安福也。从示,是聲。《易》曰:‘禔既平。’”段玉裁据《文選》李善注改作“安也”。
zhī 《廣韻》章移切,平支章。又杜奚切,是支切。支部。
(1)安。《説文·示部》:“禔,安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遐邇一體,中外禔福。”顔師古注:“禔,安也。”《法言·修身》:“士何如斯可以禔身?”宋王安石《答吕吉甫書》:“諸令弟各想禔福。”
(2)福;喜。《方言》卷十三:“禔,福也,喜也。”郭璞注:“謂福祚也。有福即喜。”
(3)通“祇”。适;只。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録·祇》:“古文氏、是通用,則禔、祇亦可通,但相承讀為支音,與神祇音小異耳。”《史記·韓長孺列傳》:“臣以三萬人衆不敵,禔取辱耳。”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禔,一作祇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ī
1、[禔躬]zhī gōng
犹禔身。
2、[禔福]zhī fú
安宁幸福。
3、[禔身]zhī shēn
安身;修身。
4、[福禔]fú zhī
幸福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