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
拼音:pào
释义:1.亦作“礟”。亦作“礮”。2.兵器的一种。本是用来发射石弹的机械装置,后发展成为金属管状火器,用火药发射金属弹头。参见“炮”。3.炮石。参见“砲石”。4.炮击。5.爆竹的简称。参见“砲粲”。6.方言。量词。多用于成堆成捆的东西。
拼音
pào笔顺
一 丿 丨 𠃍 一 丿 𠃌 𠃍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pào的字 拼音为pao的字基础解释
同“炮3”。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砲-中華語文大辭典砲炮ㄆㄠˋpào1.古代指用機械發射石頭或用火藥發射鐵彈丸的武器。現代指口徑在兩釐米以上,能發射爆炸彈頭的重型射擊武器。[例]~兵|高射~|鳥槍換~。2.指爆竹。[例]鞭~│~仗。∥也作「炮」。
砲-辞源3【砲】10画 1761·2 pào ㄆㄠˋ 集韻披教切,去,效韻,滂。也作“礮”、“炮”。古代一種重型兵器。本以機發射石彈,宋開始用火藥發射鐵製彈丸。宋書 樂志三 三國 魏明帝 善哉行 我徂:“發砲若雷,吐氣成雨。”元史二〇三 亦思馬因傳:“十年,從國兵攻 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砲于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參見“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ào
1、[枪烟砲雨]qiāng yān pào yǔ
形容激烈的争战。
2、[依法砲制]yī fǎ pào zhì
依照老办法制中药。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