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à

释义:1.碾压。 [砑光]用卵形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紧密而光亮。

组词

砑光 砑绫 砑罗 砑鼓 砑罗裙 砑红笺 砑绢帽 砑纸版 砑光帽 砑红绡

拼音

笔顺

丿 𠃍 𠃋 丿

同音字

拼音为yà的字 拼音为ya的字

基础解释

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匹等,使密实而光亮:把牛皮~光。

详细解释

〈动〉

  1. 用卵形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密实而光亮

    次以洛河石棍砑,次掺滑石末,令匀。——《营造法式》

  2. 用砑光机碾压、摩擦皮革等,使表面密实光亮 。

    如:把牛皮砑光

  3. 轻轻地接触;碰撞

    轮铁棒,丢了磁杯,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西游记》

  4. 强使对方接受

    几番要砑在小娟处宿歇。——《初刻拍案惊奇》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砑-中華語文大辭典

砑丨ㄚˋyà碾壓;用石具碾壓或摩擦,使材料密實、光亮。[例]~花|~光。

砑-汉语大词典

砑ya
〡ㄚˋ
〔《广韵》吾驾切,去祃,疑。〕
1.碾磨物体,使紧密光亮。
●前蜀薛昭薀《醉公子》词:“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
●《朱子语类》卷八七:“方未经布时,先砑其缕,非织了后砑也。”
●清纳兰性德《大酺·寄梁汾》词:“便砑损吴绫,啼沾蜀纸,有谁同赋。”
●朱自清《冬天》:“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2.碾轧;压。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跗骨》:“其受伤之因不一,或从陨坠,或被重物击压,或被车马踹砑。”
●《西游记》第七四回:“﹝行者﹞把棍子望小妖头上砑了一砑,可怜,就砑得像一个肉陀!”
3.压印。
●唐张祜《少年乐》诗:“带盘红鼹鼠,袍砑紫犀牛。”
●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一:“﹝玉女﹞贻桃花笺数叠,皆砑‘写韵’二字于笺尾。”
4.赖着。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于潜商人﹞几番要砑在小娟处宿歇。”
5.光滑貌。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曾公洞旧名冷水岩,山根石门砑然。”
6.象声词。开门声。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摺:“俺这里人静悄不喧哗,那堪独扇门儿砑。”
臧懋循音释:“砑音讶。”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轻轻用手往里面一推,栅门却砑的一声,早已退向后方开开了。”
7.用同“蚜”。参见“砑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砑金]yà jīn

一种以金砑碾于器物上的工艺。

2、[研砑]yán yà

碾压;碾磨。

3、[砑纸]yà zhǐ

压实磨光的纸。

4、[砑鼓]yà gǔ

宋 时百戏之一。

5、[砑虫]yà chóng

昆虫名。即蚜虫。农业害虫之一。

6、[踹砑]chuài yà

践踏碾压。

7、[砑裙]yà qún

见“砑罗裙”。

8、[揉砑]róu yà

犹折磨。

9、[砑笺]yà jiān

压印有图画的信笺。

10、[小砑]xiǎo yà

轻轻以石碾物使之光滑。常指经此法加工之布帛笺纸。

11、[砑绫]yà líng

一种碾光的有花纹的丝织品,供书写用。

12、[砑红绡]yà hóng xiāo

即砑红笺。

13、[砑罗裙]yà luó qún

用砑罗制的裙。

14、[砑绢帽]yà juàn mào

用砑光绢制成的舞帽。唐 南卓《羯鼓录》:“璡 常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於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落。”亦称“砑光帽”。宋 苏轼《记谢中舍诗》跋:“徐州 倅 李陶,有子年十七八,素不甚作诗,忽咏《落梅》诗云:‘流水难穷目,斜阳易断肠,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

15、[砑光帽]yà guāng mào

见“砑绢帽”。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砑的反义词 砑的近义词 砑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砑能组什么词
  • 砑能组什么词语
  • 砑可以组什么词
  • 砑可以组什么词语
  • 砑字可以组什么词
  • 砑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砑字能组什么词
  • 砑字能组什么词语
  • 砑字开头的成语
  • 砑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