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ì

释义:1.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现在的锹。2.耒下端的起土部分,类似铧。

组词

春耜 耒耜 石耜 黛耜 剡耜 倳耜 县耜 耒耜之勤

拼音

笔顺

丿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基础解释

1.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现在的锹。 2.古代跟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耒,以声。耒( lěi),翻土的工具。本义: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 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

    字亦作耜。

    耜,来下剌臿也。古以木为之,后世以金。——《六书故》

    斵木为耜。——《易·系辞》

    禹亲自操耜。——《庄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

    脩来耜。——《礼记·月令》

  2. 民无悬耜,野无奥草。——《国语·周语中》。 韦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动〉

  1. 引申为以耜铲土

    薙氏掌杀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礼·薙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耜-中華語文大辭典

耜耜ㄙˋsì鏟土的農具。即今之鐵鍬,古代多為木製。[例]耒~。

耜-汉语大词典

耜si
ㄙˋ
〔《广韵》详里切,上止,邪。〕
1.耒下铲土的部件,初以木制,后以金属制作,可拆卸置换。一说,耒、耜为独立的两种翻土农具。
●《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庄子·天下》:“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
●成玄英疏:“耜,掘土具也。”
●《淮南子·泛论训》:“古者剡耜而耕。”
高诱注:“耜,臿属。”
2.泛指农具。
●《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
●朱熹集传:“于耜,言往修田器也。”
参见“耒耜”。
参阅徐中舒《耒耜考》、孙常叙《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
3.用耜起土。
●《周礼·秋官·薙氏》:“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耒耜]lěi sì

古代一种耕地用的农具,即原始的犁。也用作农具的统称。耜(sì)。

2、[农耜]nóng sì

农具。

3、[石耜]shí sì

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石制锹形农具。

4、[剡耜]yǎn sì

锋利的耒耜。

5、[黛耜]dài sì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6、[县耜]xiàn sì

悬耜。谓闲置农具,不耕作。

7、[春耜]chūn sì

指春耕。

8、[倳耜]zì sì

将耜插入地中。指翻耕土地。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耜的反义词 耜的近义词 耜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耜能组什么词
  • 耜能组什么词语
  • 耜可以组什么词
  • 耜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耜字可以组什么词
  • 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耜字能组什么词
  • 耜字能组什么词语
  • 耜字开头的成语
  • 耜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