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tīng

释义:1.用耳朵接受声音。2.顺从;服从。3.听凭;任凭。4.等候。5.处理;审理。6.马口铁罐(英语的译音)。7.量词。

组词

听见 听说 听话 听课 听写 听众 收听 听讲 倾听 悉听尊便

拼音

tīng

笔顺

𠃍 丿 丿
“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斤”上撇短平,竖撇与竖画间距适中,横画稍长。

同音字

拼音为tīng的字 拼音为ting的字

基础解释

1.用耳朵接受声音:~广播。 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指挥。不~劝告。 3.任凭:~其自然。 4.判断;治理:垂帘~政。 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装香烟。一~啤酒。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3.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4.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6. 决断;审理 [诉讼案件]。

  7.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8. 等候;待 。

  9.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0. 听凭,任凭。

  11.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2.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听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听听ㄧㄣˇ ㄧㄣˇyǐn yǐn①狗吠聲。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二:「泱泱泥汙人,听听國多狗。」②爭辯不休。唐.柳宗元《梓人傳》:「竊取六職百役之事,听听於府庭,而遺其大者遠者焉,所謂不通是道者也。」

听听-汉语大词典

听听1.龂龂。斤斤计较,争辩不休。
●唐柳宗元《梓人传》:“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廷,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2.欢欣貌。
●清钱谦益《赵灵均墓志铭》:“灵均入而玩其妻,施丹调粉,写生落墨,画成手为题署,以别真赝。日晏忘食,听听如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īng

1、[听见]tīng jiàn

〈动〉听到。

2、[听讲]tīng jiǎng

听人讲课或讲演:一面~,一面记笔记。

3、[听说]tīng shuō

1.听人说:我~他到上海去了。 2.听话

4、[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5、[听觉]tīng jué

声音刺激耳朵引起的感觉。由声波振动耳鼓膜,引起耳蜗的感觉细胞兴奋,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听区而一§生。

6、[听写]tīng xiě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7、[听众]tīng zhòng

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

8、[听力]tīng lì

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

9、[听取]tīng qǔ

听(意见、反映、汇报等):虚心~群众意见。大会~了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10、[倾听]qīng tīng

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群众的意见。

11、[聆听]líng tīng

听:凝神~。~教诲。

12、[听听]tīng tīng

1.齗齗。斤斤计较,争辩不休。 2.欢欣貌。

13、[听话]tīng huà

1.用耳朵接受别人的话音:他耳背,~有困难。 2.听从长辈或领导的话;能顺从长辈或领导的意志:这孩子很~。他把手下不听他话的人都辞退了。 3.等候别人给回话:同意还是不同意你去,你明天就~吧。

14、[听课]tīng kè

听教师讲课:~时思想要集中。我听过他的课,讲得很好。

15、[接听]jiē tīng

接(打来的电话):~咨询电话。

16、[好听]hǎo tīng

〈动〉爱听;喜欢听。

17、[视听]shì tīng

看和听的范围;看到的和听到的事情:组织参观,以广~。混淆~。

18、[收听]shōu tīng

听(广播):~天气预报。

19、[听从]tīng cóng

依照别人的意思行动:~指挥。~劝告。

20、[试听]shì tīng

试行收听。

21、[听懂]tīng dǒng

听明白--用法广泛,从感觉上的物质行为或很偶然的考虑,直至对内在的本质,基本理论或重要意义的完全而深刻的认识。

22、[旁听]páng tīng

1.参加会议而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2.非正式地随班听课:~生。他在北京大学~过课。

23、[听闻]tīng wén

指听的活动或听到的内容:以广~。耸人~。

24、[动听]dòng tīng

听起来使人感动或者感觉有兴趣:娓娓~。极平常的事儿,让他说起来就很~。

25、[监听]jiān tīng

利用无线电等设备对别人的谈话或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督。

26、[难听]nán tīng

1.(声音)听着不舒服;不悦耳:这个曲子怪声怪调的,真~。 2.(言语)粗俗刺耳:开口骂人,多~! 3.(事情)不体面:这种事情说出去多~!

27、[听信]tīng xìn

1.等候消息:今天晚上开会就决定这件事儿,你~吧。 2.听到而相信(多指不正确的话或消息):~谣言。~一面之词。

28、[窃听]qiè tīng

暗中偷听。军事上指借助技术器材秘密听、录他人谈话和声响。包括有线电窃听、无线电窃听、红外线窃听、微波窃听和激光窃听等。

29、[听者]tīng zhě

特指听众之一。

30、[听筒]tīng tǒng

1.电话机的受话器。 2.听诊器。

31、[听来]tīng lái

构成或传达某种印象,听话人感到有某种含意。

32、[听错]tīng cuò

没听对。

33、[听诊]tīng zhěn

诊察的一种方法,用听诊器或耳朵来听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声音,以便进行诊断。

34、[偷听]tōu tīng

暗地听人说话。

35、[听命]tīng mìng

听从命令:俯首~。~于人。

36、[静听]jìng tīng

仔细地听。

37、[可听]kě tīng

1.可以听从。 2.好听。

38、[听书]tīng shū

听说书人说书。

39、[闻听]wén tīng

1.犹听闻。多特指上达帝王。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序》:“窃以国朝故事,莫盛於 开元、天寳 之际。服膺简策,管窥王业,参於闻听,或有闕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宋徽宗宣和三年》:“比者始闻赃私之吏,借以为名,率多并缘为姦,驯致骚扰,达於闻听。” 2.听见;知道。《红楼梦》第五九回:“话説 宝玉 闻听 贾母 等回来,随多添了一件衣裳,拄了杖前边来。”《白雪遗音·八角鼓·酒鬼》:“那人説:‘我这里忙,不能陪着阿哥诉家常。’醉鬼闻听忙起誓。”豫剧《穆桂英挂帅》第一场:“闻听人言 辽东 安王 造反,兵伐中原,不知 宋 室江山何人扶保?”

40、[听任]tīng rèn

听凭。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听的反义词 听的近义词 听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听能组什么词
  • 听能组什么词语
  • 听可以组什么词
  • 听可以组什么词语
  • 听字可以组什么词
  • 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听字能组什么词
  • 听字能组什么词语
  • 听字开头的成语
  • 听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