鶽
拼音:sǔn
释义:1.同“隼”。2.雕。
组词
白鶽 鹰鶽拼音
sǔn笔顺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一 丨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𠃌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sǔn的字 拼音为su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隼”。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鶽-中華大字典1、鶽讀音:思尹切,軫韻。釋文:
❶祝鳩也。或作隼。見《玉篇》。
〔按說文、鵻。祝鳩也。或从隹一。隸變作隼〕。
❷鵰也。《山海經海內西經注》:開明南有~。
2、隼讀音:聳尹切,音笋,軫韻。釋文:
❶本作釚。鵻或字。《說文鳥部》:鵻、或从隹一。一曰鶉字。《段注》:从一者、謂壹宿之鳥也。壹宿者、壹意於其所宿之木也。按此鶉字卽鷻字。詩四月鶉、陸德明釋文云。字或作鉚。可證。~與鉚、當是同物而異字異音。祝鳩與鉚、異物而同字同音。
❷鷙鳥也。《詩沔水》:鴥彼飛~。
〔疏〕:說文曰。~、鷙鳥也。
〔按兩京賦薛注云。~、小鷹也〕。
❸準也。《埤雅》:鷹之搏噬。不能無失。獨~爲有準。故每發必中。古之制字者以此。
3、薫讀音:私潤切,音峻,震韻。釋文:飛也。見《篇海類編》。
4、薫讀音:思尹切,音筍,軫韻。釋文:鶵也。見《篇海類編》。
鶽
鶽(一)sǔn 《集韻》聳尹切,上準心。諄部。
同“隼”。雕。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二:“鷹隼,隼或作鶽。”《正字通·鳥部》:“鶽,俗隼字。”《山海經·海内西經》:“開明南有鶽。”郭璞注:“鶽,鵰也。《穆天子傳》卷二曰:‘爰有白鶽,青鵰。’”
(二)xùn 《龍龕手鑑》私閏反。
飞。《龍龕手鑑·鳥部》:“鶽,飛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ǔn
1、[鹰鶽]yīng sǔn
见“鹰隼”。
2、[白鶽]bái sǔn
鸟名。雕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