畦
拼音:qí
释义:1.田地里用埂分成的整齐的小块地。2.用于计算种在畦上的作物的数量。
组词
菜畦 畦田 百畦 拨畦 春畦 稻畦 公畦 郊畦 麦畦 笔墨畦 无町畦 笔墨畦径 畦宗郎君 入畦流量拼音
qí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一 丨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一般是长方形的:~田。菜~。种了一~韭菜。详细解释
(形声。从田,圭声。本义:田畦。一说五十亩为畦)
同本义
畦,田五十亩曰畦。——《说文》
病于夏畦。——《孟子》。刘注;“今俗以二十五亩为小畦,五十亩为大畦。”
[子贡]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庄子》
一畦之间。——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亦用作田地的量词
千畦姜韭。——《史记·货殖列传》
一两畦菜地。——茅盾《送考》
田块 。又如:畦堰(田间蓄水的堤岸);畦棱(田间土垄);畦陌(田间的道路);畦径(田间小路);畦沟(畦与畦之间的小沟)
格式 。
如:畦町(规格;格式);畦畛(格式;常规);畦径(比喻常规)
分畦种植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楚辞》
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唐· 杜甫《种莴苣》诗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畦-中華語文大辭典畦ㄑ丨ˊqí1.排列整齊的長方形田地。[例]瓜~│菜~│稻~。2.量詞:(1)用於計算土地的面積。五十畝為一畦。(2)用於計算園圃種植分區的面積。[例]千~薑韭。3.姓。
畦-漢語大字典畦
《説文》:“畦,田五十ऱѦ۰畦。从田,圭聲。”
qí(旧读xī) 《廣韻》户圭切,平齊匣。支部。
(1)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一般为五十亩。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七引《蒼頡篇》:“畦,田五十畝曰畦。”《莊子·天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史記·貨殖列傳》:“若千畝巵茜,千畦薑韭,此其人皆與千户侯等。”司馬貞索隱引劉熙注《孟子》云:“今俗以二十五畝為小畦,五十畝為大畦。”《宋書·周朗傳》:“近春田三頃,秋園五畦。”
(2)田园中分成的小区。《玉篇·田部》:“畦,韋昭云:猶隴也。”《篇海類編·地理類·田部》:“畦,區也。”《楚辭·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王逸注:“畦,猶區也。”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之一:“茅檐長掃净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清魏源《吴農備荒議》:“畦廣丈許,中高傍下,畦間有溝。”又泛指田园。《廣韻·齊韻》:“畦,菜畦。”《列子·天瑞》:“林類年且百歲,底春被裘,拾遺穗於故畦,並歌並進。”張湛注:“收刈後田中棄穀捃之也。”唐姚合《過李處士山居》:“閒居晝掩扉,門柳蔭蔬畦。”宋文天祥《沈顧家》:“斷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清汪繹《田家樂》:“短籬矮屋板橋西,十畝桑蔭接稻畦。”
(3)田塍;田界。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七引《蒼頡篇》:“畦,埒也。”《集韻·齊韻》:“畦,田起堳埒也。”《莊子·人間世》:“彼且為无町畦,亦與之為无町畦。”《韓非子·外儲説左上》:“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盡巧而正畦陌者,非愛主人也。”
(4)(分畦)栽种。《楚辭·離騷》:“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宋蘇軾《昆陽城賦》:“彼野人之何知,方傴僂而畦菜。”明劉基《畦桑詞》:“縣官要備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
(5)姓。《萬姓統譜·齊韻》:“畦,漢畦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í
1、[菜畦]cài qí
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2、[阳畦]yáng qí
苗床的一种,设在向阳的地方,四周用土培成框,北面或四周安上风障,夜间或气温低时,在框上盖席或塑料薄膜来保温。
3、[野畦]yě qí
指野外的田地。
4、[麦畦]mài qí
麦田。
5、[小畦]xiǎo qí
1.古代以二十五亩为小畦。《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剪棘开旧畦”李善 注引 汉 刘熙 曰:“今俗以二十五亩为小畦。” 2.园田小垅。宋 陆游《喜雨》诗:“市远鷄豚不须问,小畦稀甲已堪烹。”
6、[畦迳]qí jìng
见“畦径”。
7、[畦户]qí hù
宋 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民户。
8、[畛畦]zhěn qí
1.田间小路。引申为界限,隔阂。宋 梅尧臣《依韵酬永叔再示》:“贵贱交情古未有,胸中不欲置畛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荒舍匪遥,合乘兴来觅饮,幸勿为畛畦。”何垠 注:“井田间陌曰畛,五十亩曰畦,犹言彼此区别也。”清 薛福成《代李伯相直隶按察使丁公墓志铭》:“适 天津 民与西洋传教士积有违言,互相猜嫉,公平心调剂,稍去畛畦。” 2.比喻诗文的常规或套路。宋 文莹《玉壶诗话》:“翰林 郑毅夫 公,晚年诗笔飘洒清放,几不落笔墨畛畦,间入 李 杜 深格。”金 王若虚《史记辨惑五》:“﹝《汲黯传》﹞剩‘今纵不能’一句,不仅语意重迭,而其畛畦亦不通也。”
9、[畦田]qí tián
周围筑埂可以灌溉和蓄水的田。
10、[夏畦]xià qí
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 2.指卑躬屈膝,对人谄媚。
11、[郊畦]jiāo qí
郊外田野。
12、[拨畦]bō qí
整治田畦。
13、[畤畦]zhì qí
畦畤。泛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所。
14、[花畦]huā qí
花畦又称“花池子”,是划分出一定形状来栽植花卉的床地。多为长方形、方形等。花畦一般布置在庭前、廊前或栏杆前。
15、[公畦]gōng qí
官家田园。
16、[畦疃]qí tuǎn
1.亦作“畦畽”。田界和村舍。 2.界限,隔阂。
17、[桑畦]sāng qí
植桑的土地。
18、[圃畦]pǔ qí
种蔬菜、花果的园畦。
19、[畦畛]qí zhěn
1.田间的界道。 2.界限;隔阂。 3.格式;常规。
20、[畦夫]qí fū
宋 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成年男子。《宋史·食货志下三》:“垦地为畦,引池水沃之,谓之种盐,水耗则盐成。籍民户为畦夫,官廩给之,復其家。”《文献通考·征榷二》:“宋 朝之制,颗盐出 解州 安邑、解县 两池,以户民为畦夫,悉蠲其他役。”参见“畦户”。
21、[畦畽]qí tuǎn
见“畦疃”。
22、[百畦]bǎi qí
犹言百区之田。畦,田间分区之田陇。
23、[畦棱]qí léng
田间土垄。泛指田园。
24、[畦陇]qí lǒng
田垄。
25、[畦丁]qí dīng
1.园丁。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朝夕。”宋 杨万里《五月三日早起步东园示幼舆子》诗之二:“筠箕苕帚两无踪,窃果畦丁职不供。”清 曹寅《月夜舟泊惠山过秦园》诗:“畦丁欵客浑常事,应怪深宵数笠圆。”清 梁章鉅《称谓录·百工》:“畦丁即园丁也。” 2.畦夫。宋 王禹偁《盐池十八韵》:“场吏输年额,畦丁奉月课。”
26、[畦灌]qí guàn
灌溉的一种方法,把灌溉的土地分成面积较小的畦,灌溉时,每个畦依次灌水。
27、[畦畎]qí quǎn
田间的水沟。
28、[畦苑]qí yuàn
田园。
29、[畦堰]qí yàn
田间蓄水的堤岸。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秭归 ﹞县东北数十里,有 屈原 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 屈 田之称也。”《魏书·杨椿传》:“州有宗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堰。”
30、[霜畦]shuāng qí
霜天的圃畦。
31、[畦畤]qí zhì
古时帝王祭祀 白帝 的处所。
32、[畦町]qí tǐng
1.田垄;田界。亦泛指田园。 2.界限。 3.规矩;格式。
33、[田畦]tián qí
指田地间的间隔。
34、[畦封]qí fēng
界限。引申为约束。
35、[千畦]qiān qí
从田,圭声。
36、[畦陌]qí mò
田间的道路。
37、[平畦]píng qí
低平的田畦。
38、[畦亩]qí mǔ
犹田亩。
39、[畦盐]qí yán
盐池中提取的盐。
40、[春畦]chūn qí
1.春日的田园。唐 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元 迺贤《玉虚宫》诗:“拾薪供早爨,抱瓮灌春畦。” 2.指春日田园中的菜蔬。唐 郑谷《潼关道中》诗:“何年归故社,披雨翦春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