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
拼音:yí
释义:1.饴糖,用米和麦芽制成的糖。2.糖浆,糖稀。
组词
饴糖 饴饧 饴蜜 糖饴 含饴 含饴弄孙 视死如饴 甘之如饴 甘之若饴拼音
yí笔顺
丿 ㇇ 𠄌 𠃋 丶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饴糖,以含有淀粉的物质为原料经糖化和加工制得。饴糖含有麦芽糖、葡萄糖及糊精,味甜爽口,可供制糕点、糖果等。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食,台( yí)声。本义: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 同本义
饴,米煎也。——《说文》
饴,畅也。——《广雅》
枣栗饴蜜。以甘之。——《礼记·内则》
甘如饴蜜。——《论衡·本性》
又如:饴浆(用米及麦芽为原料而制成的糖浆);饴蜜(饴糖与蜂蜜);饴饧(饴和饧)
〈形〉
甜 。
如:饴津(甜汁);饴盐(一种带甜味的盐);饴饵(甜美的食物);饴散(饴盐与散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饴-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飴
饴-汉语大词典饴(I)yi
〡ˊ
〔《广韵》与之切,平之,以。〕
1.饴糖。
●《诗·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唐韩愈《芍药歌》:“一樽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酒味醇美,其甘如饴。”
2.泛指甘美的食物。
●汉扬雄《太玄·干》:“次五,蚩蚩干于丘饴,或锡之坏。”
范望注:“饴,美食也。”
●唐刘禹锡《伤往赋》:“何所丐沐兮,何从仰饴。”
3.今亦指某些软糖类的糖果。如:高粱饴;绿豆饴。
4.甚甜。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葡萄﹞甘而不饴,酸而不酢。”
●《说郛》卷五八引唐皇甫松《醉乡日月·谋饮》:“凡酒以色清味重而饴者为圣。”
5.有滋有味地吃。
●唐杜牧《杜秋娘》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宋王观国《学林》卷八:“杜牧诗曰‘餍饫不能饴’者,既餍饫矣,不能复甘食之也。”
6.通“贻”。赠送。
●《汉书·刘向传》:“故《周颂》曰:‘降福穣穣。’又曰:‘饴我厘麰。’厘麰,麦也,始自天降。”
颜师古注:“饴,遗也。言天遗此物也。饴读与贻同也。”
饴(II)si
ㄙˋ
〔《集韵》祥吏切,去志,邪。〕
同“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
●《南史·梁纪上·武帝上》:“都下讹言有枨枨,取人肝肺及血,以饴天狗。”
●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莽草,﹞襄汉间渔人,竞采以捣饭饴鱼,皆翻上,乃捞取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í
1、[饴糖]yí táng
用米和麦芽为原料制成的糖。主要成分是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
2、[糖饴]táng yí
饴糖。
3、[饴津]yí jīn
甜汁。
4、[甘饴]gān yí
是一种文物,圆唇,卷沿,圆腹,最大径在上腹部,往下渐收,饼形足。
5、[饴露]yí lù
甘露。
6、[黍饴]shǔ yí
用黍米熬成的糖浆。
7、[饴散]yí sàn
饴盐和散盐。亦泛指盐。
8、[饴浆]yí jiāng
糖浆。
9、[饴盐]yí yán
一种带甜味的岩盐。
10、[饴饧]yí xíng
饴和饧。亦泛指饴糖。
11、[饴蜜]yí mì
饴糖和蜂蜜。
12、[饴饵]yí ěr
甘美的食品。
13、[甘之如饴]gān zhī rú yí
甜得像糖一样。比喻对某 件事物极为喜爱。也用来表示乐于承受艰难、痛苦。饴(yí):糖浆。
14、[含饴弄孙]hán yí nòng sūn
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闲适生活的乐趣。
15、[剑腹饴唇]jiàn fù yí chún
犹口蜜腹剑。
16、[饴含抱孙]yí hán bào sūn
含着饴糖逗小孙子。形容老人自娱晚年,不问他事的乐趣。同“含饴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