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ū

释义:1.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称村镇集市。

组词

圩埠 圩场 圩长 圩丁 圩顶 圩埂 圩墙 圩日 大龙圩村

拼音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éi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基础解释

南方一些地区称集市。

详细解释

〈名〉

  1. 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 。

    如:赶圩(赶集);圩埠(市集码头)

  2. 另见 wéi

〈名〉

  1. (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2. 同本义 。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

    圩,圩岸。——《字汇》

    又如:圩丁(修筑圩田的人);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圩防(堤坊,堤堰);圩长(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圩埂(围人的堤堰);圩墙(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3.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作“围子” 。

    如:土圩子;树圩子

  4. 凹,中央低而四周高 。

    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顶(头顶凹陷。指人的头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

〈动〉

  1. 筑圩防水

    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湖广水利论》

  2. 另见 x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圩-中華語文大辭典

圩ㄩˊyúㄨㄟˊwéi1.低窪地區防水護田的堤岸。[例]~堤│~田。2.凹;中間低而四周高起。[例]~頂。

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圩㈠土36ㄩˊyú名①用來防水護田的隄岸。如:「堤圩」。清.顧炎武〈中憲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誌銘〉:「公乘舟出郊,勸民興工築圩,以食農民。」②兩淮鹽灘用來區別境域的土堤。如:「十二圩」。《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你的事有指望了,而今我到圩裡去賣田。」形中間低而四周高起。《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圩㈡土36(又音)ㄨㄟˊ(又音)wéi㈠之又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圩镇]xū zhèn

集镇。

2、[圩场]xū cháng

闽粤等地区称定期的集市叫圩场。

3、[寨圩]zhài xū

有土墙包围的营寨。

4、[圩墙]xū qiáng

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5、[趁圩]chèn xū

趁圩的粤语发音、趁圩的意思。

6、[圩埂]xū gěng

围水的堤堰。

7、[圩顶]xū dǐng

头顶凹陷。

8、[圩日]xū rì

集日。也叫圩期。

9、[圩户]xū hù

耕种圩田的农户。

10、[圩长]xū cháng

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

11、[瓦圩]wǎ xū

古代用土烧制的酒器。

12、[圩防]xū fáng

堤防,堤堰。

13、[民圩]mín xū

村寨。亦借指村民。

14、[圩市]xū shì

〈方〉:集市。

15、[赴圩]fù xū

赶集 客家人叫赴圩。

16、[圩埠]xū bù

市集码头。

17、[赶圩]gǎn xū

赶集。

18、[大龙圩村]dà lóng xū cūn

大龙圩村在番禺县城东北6.5公里。

wéi

1、[圩堤]wéi dī

在低洼地区修筑的堤坝,用于防止洪水淹袭。

2、[圩子]wéi zi

同“围子”

3、[圩垸]wéi yuàn

滨湖地区为了防止湖水侵入而筑的堤:~工程。

4、[圩田]wéi tián

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

5、[圩丁]wéi dīng

修筑圩田的人。

6、[钱圩]qián wéi

钱圩(音:qián wéi,本地音:qián yú)钱圩位于上海西南的东海之滨,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处。镇域内拥有漕廊公路、金石公路等高等级公路,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距虹桥机场50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70公里,距大洋山港80公里,距杭州湾跨海大桥25公里,到达杭州、宁波、苏州等地均在1个小时左右,处于长三角交通枢纽地位,是上海连接浙江的主要门户。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圩的反义词 圩的近义词 圩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圩能组什么词
  • 圩能组什么词语
  • 圩可以组什么词
  • 圩可以组什么词语
  • 圩字可以组什么词
  • 圩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圩字能组什么词
  • 圩字能组什么词语
  • 圩字开头的成语
  • 圩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