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
拼音:yān
释义:1.咽头。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2.比喻形势险要的地方。
组词
咽泣 咽喉 咽头 咽炎 鼻咽癌 咽音 咽峡炎 喉咽 凄咽拼音
yā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丿 丶 一“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因”外框端正,上下等宽,宽度适中,被包部分居中,大小得当。
同音字
拼音为yà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成三部分,上段跟鼻腔相对叫鼻咽,中段跟口腔相对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头。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口,因声。本义:咽头)
同本义 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喉的上方,相应地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通称咽喉
咽,嗌也。——《说文》。段注:“咽者,因也,言食因于是以上下也。”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释名》
咽已绝。——《汉书·息夫躬传》。注:“喉咙。”
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后汉书·华佗传》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又如:咽吭(咽喉。喻指要害处);咽塞(病名。喉咙梗塞,呼吸不畅)
指颈项
搤其咽。——《汉书·扬雄传》。注:“颈也。”
又如:咽项(指颈项);咽颈(指脖子[或颈项,头颈];头)
比喻形势险要之地
韩,天下之咽喉。——《战国策·秦策》
又如:咽颔(比喻形势险要之处)
另见 yàn;yè
〈动〉
吞入;吞食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细嚼慢咽;咽水(咽下口水);咽苦吐甘(自己含辛茹苦,而给人以甘美。形容母爱之深)
另见 yān;yè
〈动〉
填塞;充塞
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汉· 刘向《新序》
乃饮坤大醉,投于井口,以垲石咽其井。——唐· 裴鉶《传奇·姚坤》
又如:咽人(使人呼吸困难);咽气(屏气。不敢喘息,形容惶恐紧张之状);咽哽(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形〉
声音滞涩。多用于形容悲切 。
如:咽切(悲切);咽瑥(形容声音滞涩、悲切);咽塞(形容声音悲切滞涩)
另见 yān;yà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咽咽-汉语大词典咽咽(I)1.呜咽哀切之声。
●唐李贺《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愁如湘灵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雾。”
2.谓声音低哑。
●明高启《始闻夏蝉》诗:“翾翾才得脱,咽咽未成喧。”
咽咽(II)形容有节奏的鼓声。
●《诗·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舞。”
●毛传:“咽咽,鼓节也。”
●宋辛弃疾《六州歌头》词:“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鹭振振,鼓咽咽。”
【咽₃咽₃】鳥悲鳴聲。唐 元稹 長慶集二六 通州丁溪館夜别李景信詩:“雨瀟瀟兮鵑咽咽,傾冠倒枕燈臨滅。”或水流聲。宋 文同 丹淵集十八 夜發散關詩:“板道霜鑿鑿,石梁溪咽咽。”或蟲鳴聲。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六 和中秋見月寄子瞻兄:“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ān
1、[咽喉]yān hóu
1.咽和喉。 2.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要地。
2、[咽炎]yān yán
咽的炎症。
3、[喉咽]hóu yān
1.位于喉的后方或紧接喉部的咽的下部。 2.比喻要害之地。
4、[咽音]yān yīn
咽部发出的声音。
5、[感咽]gǎn yān
亦作“感噎”。感动得泣不成声。
6、[咽呜]yān wū
犹吞吞吐吐。
7、[咽切]yān qiē
犹悲切。
8、[喑咽]yīn yān
悲伤哽咽。
9、[咽颈]yān jǐng
指脖子(或颈项,头颈);头。
10、[咽绝]yān jué
谓停止发声。
11、[嗔咽]chēn yān
众盛貌;盛貌。《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玄宗 御 勤政楼 大酺,纵士庶观看百戏,人物嗔咽,金吾衞士指遏不得。”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其有戏塲盛会,聚人亿千,簫鼓嗔咽,灯火照煎,万头鳞鳞,其乐且延。”
12、[含咽]hán yān
比喻不说。
13、[怨咽]yuàn yān
哀伤呜咽。
14、[充咽]chōng yān
塞滞。
15、[控咽]kòng yān
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16、[啼咽]tí yān
犹悲哽。
17、[顿咽]dùn yān
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18、[咽塞]yān sāi
1.病名。喉咙梗塞,呼吸不畅。 2.形容声音悲切滞涩。
19、[嗢咽]wà yān
吞咽,饮吞。
20、[呦咽]yōu yān
形容低沉幽微的声音。
21、[吭咽]háng yān
咽喉。比喻交通要冲。
22、[填咽]tián yān
1.见“填噎”。 2.充满空间。形容声响很大。 3.犹压抑,忍受。
23、[咽哕]yān yuě
有节奏的悲啼声。
24、[噉咽]dàn yān
吞食。
25、[咽语]yān yǔ
低语。
26、[咽哳]yān zhā
形容声音凄切细碎。
27、[乾咽]qián yān
1.谓思食不得而徒咽口水。 2.谓吃干食品时,不伴饮料而吞咽。清 蒲松龄《绰然堂会食赋》:“筯高阁,饼乾咽,无可奈何,呼葱觅蒜。” 3.哭时无泪而声哽咽。《红楼梦》第一○一回:“凤姐 听了,气的乾咽。”
28、[咽领]yān lǐng
咽喉与颈项。比喻形势险要处。
29、[咽泣]yān qì
低声悲哭;呜咽。
30、[激咽]jī yān
高亢凄切。
31、[屯咽]tún yān
阻塞。
32、[咽人]yān rén
1.谓使人呼吸困难。 2.谓说话顶撞人或使人受窘。
33、[鲠咽]gěng yān
1.犹哽咽。鯁,通“哽”。 2.谓阻塞咽喉之地。
34、[咽头]yān tóu
咽。
35、[食咽]shí yān
食物堵住食管,。
36、[笙咽]shēng yān
谓笙的音质失调。
37、[咽唾]yān tuò
1.咽下唾液。道家修养之法。 2.比喻干眼馋。
38、[噤咽]jìn yān
闭口不语。
39、[咽息]yān xī
谓吞气充饥。
40、[咽嗢]yān wà
1.形容声音滞涩、悲切。 2.指抽搭,抽泣。
yàn
1、[吞咽]tūn yàn
吞食:咽喉发炎,~困难。千言万语涌到喉头,却又~了下去。
2、[细嚼慢咽]xì jiáo màn yàn
慢慢地吃东西。
3、[咽气]yàn qì
指人死断气。
4、[狼吞虎咽]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5、[下咽]xià yàn
往下吞咽。
6、[阗咽]tián yàn
喧闹的样子。
7、[嚼咽]jiáo yàn
1.见“嚼咽”。 2.亦作“嚼嚥”。咀嚼吞咽。《魏书·西域传·悦般》:“以草药内其口中,今嚼咽之。”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又方:甘草节以真麻油浸,年久愈妙,每用嚼嚥,或水煎服,能解一切蛊毒。”
8、[干咽]gān yàn
1.谓思食不得而徒咽口水。 2.谓吃干食品时,不伴饮料而吞咽。 3.哭时无泪而声哽咽。
9、[吃糠咽菜]chī kāng yàn cài
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10、[餐风咽露]cān fēng yàn lù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1、[吞言咽理]tūn yán yàn lǐ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12、[咽苦吐甘]yàn kǔ tǔ gān
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13、[马咽车阗]mǎ yàn chē tián
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14、[虎饱鸱咽]hǔ bǎo chī yàn
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鸱:一种凶猛的鹰。
yè
1、[呜咽]wū yè
1.低声哭泣。 2.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管弦乐器)声。咽(yè)。
2、[哽咽]gěng yè
因极度悲痛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咽(yè)。
3、[悲咽]bēi yè
悲哀哽咽:说到伤心处,她不禁~起来。
4、[幽咽]yōu yè
1.形容微弱的哭声。 2.形容微弱的流水声:泉水~。咽(yè)。
5、[抽咽]chōu yè
抽搭。
6、[乌咽]wū yè
呜咽。形容凄切的水声。
7、[梗咽]gěng yè
同“哽咽”。
8、[气咽]qì yè
呼吸阻塞。
9、[哽哽咽咽]gěng gěng yè yè
不能痛快的出声哭。
近义词
反义词
yān
1、[吐]tǔ
1、[吐]tù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3.说出来。
1.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yàn
1、[吐]tǔ
1、[吐]tù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3.说出来。
1.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yè
1、[吐]tǔ
1、[吐]tù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3.说出来。
1.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