瘈
拼音:zhì
释义:1.〈书〉疯狂。
组词
瘈狗 狂瘈 瘈狗噬人拼音
zhì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一 一 一 丨 𠃌 丿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chì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基础解释
犬疯狂。详细解释
〈动〉
疯狂
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又如:瘈狗(疯狗)
另见 chì
〈名〉
通“瘛”。中药指痉挛的症状 。
如:瘈疭(筋脉痉挛)
另见 zh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瘈-中華語文大辭典瘈瘈1ㄐ丨ˋjìㄓˋzhì1.〈書〉狂;瘋。[例]國狗之瘈,無不噬也(《左傳‧哀公十二年》)。2.〈書〉瘋狂;瘋狂的。[例]國人逐~狗(《左傳‧襄公十七年》)。3.〈書〉瘋狗。[例]狂~。瘈瘈2ㄑ丨ˋqìㄔˋchì參見【瘈瘲】。
瘈-漢語大字典瘈
瘈(一)zhì《集韻》征例切,去祭章。又居例切。月部。
同“狾”。狂;犬发狂。《集韻·祭韻》:“狾,《説文》:‘狂犬也。’或作瘈。”《字彙·疒部》:“瘈,狂也。”《左傳·襄公十七年》:“國人逐瘈狗。”按:《説文·犬部》及《漢書·五行志》均引作“狾”。又《哀公十二年》:“國狗之瘈,無不噬也。”杜預注:“瘈,狂也。”唐劉禹錫《訊甿》:“碩鼠亡歟?瘈狗逐歟?”明徐渭《海上生華氏序》:“予有激於時事,病瘈甚,若有鬼神憑之者,走拔壁柱。”
(二)chì 《集韻》詰計切,去霽溪。又胡計切。
〔瘈瘲〕也作“瘛瘲”。痫病,惊风,手足痉挛。《集韻·霽韻》:“瘈,瘈瘲,癎疾。”又“瘛,《博雅》:‘瘛瘲,病也。’或作瘈。”清尤怡《金匱翼·卒中八法》:“華佗愈風散,治婦人産後中風口噤,手足瘈瘲如角弓,或産後血暈不省人事。”宋司馬光《答李大卿孝基書》:“客於肌膚則為瘡疥,流於筋脈則為瘈瘲。”单用义同。《素問·氣交變大論》:“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清吴瑭《温病條辨·解兒難·痙病瘈病總論》:“瘈者,蠕動引縮之謂。後人所謂抽掣、搐搦,古人所謂瘈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瘈狗]zhì gǒu
1.疯狗。《左传·襄公十七年》:“国人逐瘈狗。瘈狗入於 华臣氏,国人从之。”陆德明 释文:“《字林》作狾……狂犬也。”清 钱谦益《义冢碑铭》:“白骨榰柱,青燐断续,瘈狗昼嘷,饥乌夜啄。”梁启超《新罗马》第二出:“你的威风,好像瘈狗儿恐吓群盲。” 2.指暴乱之人。唐 刘禹锡《讯甿》:“今尔曹之来也,欣欣然似恐后者,其闻有劳徠之簿歟,蠲復之条歟,振赡之格歟,硕鼠亡歟,瘈狗逐歟?”
2、[痫瘈]xián zhì
见“癇瘛”。
3、[狂瘈]kuáng zhì
狂犬。喻恶人。
chì
1、[瘈瘲]chì zòng
筋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