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
拼音:xiè
释义:1.〈书〉协调;调和。2.(Xiè)姓。
组词
燮调 燮伐 燮务 布燮 燮定 燮燮 燮和 燮理 燮友 燮和天下 燮和之任 燮理阴阳拼音
xiè笔顺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丿 丶 丶 丿 丿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xiè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基础解释
1.调和:~理(协调治理)。调~。 2.姓。详细解释
(会意。从言,从又炎。表示用言语调和。本义:协和;调和) 同本义
燮友柔克。——《书·洪范》
又如:燮理阴阳(协调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燮燮-汉语大词典燮燮象声词。
●晋陶潜《闲情赋》:“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
逯钦立注:“燮燮,叶落声。”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之十四:“燮燮凉叶夺,戾戾飔风举。”
●清唐孙华《题吴门范氏秋夜课子读书图》诗:“天高气泬寥,风叶鸣燮燮。”
燮燮ㄒ丨ㄝˋxiè1.〈書〉調和;調治。[例]~和│~理陰陽。2.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è
1、[毗燮]pí xiè
亦作“毘燮”。辅佐燮理。
2、[参燮]cān xiè
协理。
3、[燮理]xiè lǐ
1.协和治理。《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 传:“和理阴阳。”明 唐顺之《观道士祈雨》诗之二:“巫舞商阳古有之,神灵风雨灌坛时。阴阳燮理输谁力?秪遣儿童颂法师。”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 2.指宰相的政务。唐 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不覩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4、[燮务]xiè wù
燮理政务。
5、[燮和]xiè hé
1.协和。 2.指宰相的政务。
6、[贴燮]tiē xiè
亲近怜惜。
7、[燮友]xiè yǒu
和顺。
8、[迭燮]dié xiè
小步貌。
9、[燮谐]xiè xié
协调而使之和谐。
10、[燮定]xiè dìng
犹安定。
11、[燮伐]xiè fá
协同征伐。
12、[布燮]bù xiè
古代 南诏 官名。
13、[叠燮]dié xiè
小步貌。
14、[燮赞]xiè zàn
协调赞助。
15、[调燮]diào xiè
1.犹言调和阴阳。古谓宰相能调和阴阳,治理国事,故以称宰相。唐 颜舒《刻漏赋》:“罢衣裳之颠倒,配皇极而调燮。”宋 沉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调燮。”清 蒋士铨《桂林霜·议恤》:“世掌丝纶,官居鼎鉉,中书惭任调燮。” 2.调养;调理。金 朱之才《卧病有感二十韵》:“齿髮久已疏,又復失调燮。”宋 陆游《冬夜作短歌》:“衣裘视寒暖,日夜自调燮。”清 朱之瑜《与板矩书》之一:“臺兄英年畅遂,精研调燮之理,何为亦有此恙?”
16、[燮调]xiè diào
1.协和,调理。唐 黄滔《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 王褒 为諫议,昇 孝若 於貂璫,前彰润色之功,后养燮调之业。”宋 王禹偁《和杨遂贺雨》:“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宋 周密《齐东野语·以赋罢相》:“雨暘固自於天,感召岂无所主?儻燮调得人,则斯可有节。”明 张居正《谢免自陈疏》:“上不能燮调元化,佐明主以察璣衡;下不能振举宏纲,率群僚而修品式。” 2.指宰相的政务。《旧唐书·崔昭纬传》:“擢於侍从之司,委以燮调之任。”明 李东阳《丙吉问牛》诗:“燮调知是三公职,只许当年 曲逆侯。”
17、[燮燮]xiè xiè
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