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ún

释义:1.将肉放在热汤中使之半熟。亦泛指煮肉。2.燖毛。3.同“燂”。烤。

组词

炰燖 烹燖 炮燖 燖毛 燖温

拼音

xún

笔顺

丿 丿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xún的字 拼音为xun的字

基础解释

1.用火烧熟。 2.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熟三献。” 3.方言,用开水烫后去毛:扬汤~毛。鸭毛不~不净。

详细解释

〈动〉

  1.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

    又如:燖毛;燖鸡

  2.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燖-中華語文大辭典

燖(火+寻)ㄒㄩㄣˊxún1.〈書〉將肉類放在湯鑊中燙熱。[例]祭禮有腥、~、熟三獻(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2.〈書〉宰殺動物,用開水燙後去毛。[例]揚湯~毛。

燖-中華大字典

1、燖讀音:徐心切,音尋,侵韻。釋文:
❶同燂。火熟物。見《集韻》。
❷同尋。《左哀十二年傳》:若可尋也。亦可寒也。
 〔疏〕:鄭玄曰。尋。溫也〕。按儀禮有司徹乃燅尸俎注引左傳作~〕。
2、燖讀音:徐廉切,音撏,鹽韻。釋文:同燅。於湯中爚肉。見《集韻》。
3、燖讀音:慈鹽切,音潛,鹽韻。釋文:沈肉於湯也。或作爓、煔。見《集韻》。
4、獴釋文:同燅。見《廣韻》。
5、燂讀音:慈鹽切,音潛,徐廉切,音燅,鹽韻。釋文:
❶本作遳。《說文》:遳、火熱也。
❷煗也。見《廣雅釋詁》。
❸溫也。《禮記內則》:五日則~湯請浴。
❹炙爛也。《考工記弓人》:撟角欲孰於火而無~。
6、燂讀音:徐心切,音尋,侵韻。釋文:火熱物也。或作燖燅。見《集韻》。
7、燅讀音:徐廉切,音撏,鹽韻。釋文:
❶於湯中瀹肉也。見《說文炎部》。
 〔按集韻鹽韻。~或作銺、獴、爓、猰、燖、燂、煔〕。
❷以湯去毛曰~。見《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
 〔按朱駿聲云。今蘇俗言猶然〕。
❸溫也。見《玉篇》。
8、燅讀音:徐心切,音尋,侵韻。釋文:溫也。《儀禮有司徹》:乃~尸俎。
 〔注〕:古文~皆作尋。記或作燖。
9、爓讀音:余廉切,音鹽,鹽韻。釋文:火門也。見《說文》。
 〔按各本作火門。文選蜀都賦注。引說文作火~也。集韻、類篇、作火爛也、六書故、作火~~也。段氏曰。今人云光燄者。作此爲正。古多作炎爲之。如左傳其氣炎以取之。司馬相如傳、末光絕炎。揚雄傳、景炎炘炘。皆是。又郊祀歌、長離前掞光耀明。晉灼曰。掞卽光炎字。亦假借也。~、與燄、篆義別〕。
10、爓讀音:以贍切,音豔,豔韻。釋文:
❶同焰。光也。見《廣韻》。
❷火光。或作焰、炎、燄、㷿。見《集韻》。
11、爓讀音:徐廉切,音撏,鹽韻。釋文:
❶沉肉於湯也。《禮記禮器》:三獻~。〔廣韻~、同燅〕。
❷同猰。《禮記郊特牲》:三獻~。一獻孰。《釋文》:本又作猰。
12、爓讀音:徐心切,音尋,侵韻。釋文:湯肉曰~。見〔禮祭義~祭注〕。
13、爓讀音:慈鹽切,音潛,鹽韻。釋文:燖或字。《集韻》:燖。沈肉於湯也。或作~、煔。
14、抗讀音:徐廉切,音撏,鹽韻。釋文:以湯沃毛令脫也。見《篇海》。
 〔按龍龕手鑑。燅、古作獴。或作~、爓。今作燖。徐兼反。以湯沃毛令脫也。與燂音義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ún

1、[燖温]xún wēn

温习之使熟于心。

2、[炰燖]páo xún

用火烧烤。

3、[燖毛]xún máo

用热水烫后去毛。

4、[烹燖]pēng xún

犹烧煮。

5、[炮燖]pào xún

烧炙。语出 宋 罗泌《路史·禅通纪·炎帝》:“﹝ 炎帝 神农氏 ﹞修火之利,以炮以燖。”清 姚燮《双鸩篇》:“马死弃鞍轡,茧足徒步如炮燖。”

6、[燖剥]xún bāo

蹂躏掠夺。

7、[燖绎]xún yì

熟诵推究。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燖的反义词 燖的近义词 燖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燖能组什么词
  • 燖能组什么词语
  • 燖可以组什么词
  • 燖可以组什么词语
  • 燖字可以组什么词
  • 燖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燖字能组什么词
  • 燖字能组什么词语
  • 燖字开头的成语
  • 燖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