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
拼音:bǐng
释义:1.古称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取面水合并之意。后专指扁圆形的用面粉、米粉等做成的食品。2.做饼,使成饼。3.饼状物。4.量词。用于饼状物。
组词
煎餅拼音
bǐng笔顺
丿 丶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丶 丶 丿 一 一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bǐng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基础解释
见“饼”。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餅-中華語文大辭典餅饼ㄅ丨ㄥˇbǐnɡ1.用麵粉或米粉經烙、烤、蒸、炸等方式做成的麵食,多為扁圓形。[例]~乾|大~|煎~|紅豆~。2.形狀像餅的東西。[例]柿~|藥~|鐵~。
餅-辞源3【餅】14画 8874·1 bǐng ㄅㄧㄥˇ 必郢切,上,靜韻,幫。耕部。㊀麵餑的通稱。釋名 釋飲食:“餅,并也,溲麪使合并也。”今專指蒸烤而成扁圓形的麵食,或其他餅狀食物。漢書 宣帝紀:“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注:“讎讀曰售。”北齊書 慕容儼傳附 厙狄伏連:“冬至之日,親表稱賀,其妻爲設豆餅。”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七 飲食:“雜記曰:凡以麪爲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爲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爲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爲蒸餅,而饅頭謂之籠餅是也。疑此出于 漢 魏之間。”㊁餅狀物的量詞。一枚曰一餅。後漢書八四 列女傳:“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宋 歐陽脩 歸田錄二:“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