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kēng

释义:1.同“坑”。洼地。2.同“坑”。沟;池。参见“阬岸”、“阬谷”。3.同“坑”。活埋。4.姓。春秋时鲁有阬氏。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组词

焦阬 阱阬 阬阱 阬岸

拼音

kēng

笔顺

丿

同音字

拼音为kēng的字 拼音为keng的字

基础解释

同“坑”。

详细解释

〈名〉

  1. (坑的异体字)(形声。从阜( 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亢声。本义:洼地,土坑)

  2. 同本义

    阬。虚也。——《尔雅·释诂》。注:“谓阬堑也。”

    弥纶阬泽。——《后汉书·马融传》。注引《苍颉》:“阬,壑也。”

    在谷满谷,在阬满阬。——《庄子·天运》

    刘玙兄弟少时为 王恺所憎,尝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阬,阬毕,垂加害矣。——《世说新语·仇隙》

    又如:阬阱(深坑);阬谷(沟壑溪谷);阬泽(沟壑与大泽);阬岸(坑堑,沟壑)

  3. 掘地采矿之洞穴

    弛邕州金阬禁。——《新唐书》

〈动〉

  1. 活埋

    已拔,皆阬之。——《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阬儒(秦始皇于咸阳活埋儒生460余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阬-中華語文大辭典

阬坑ㄎㄥkēnɡ同「坑」。

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阬阜47ㄎㄥkēng同「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ēng

1、[阬岸]kēng àn

犹坑堑,沟壑。《后汉书·朱穆传》:“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阬岸。”

2、[焚阬]fén kēng

阬,焚阬,即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喻残毁文明。

3、[阱阬]jǐng kēng

陷阱。比喻苦难的深渊。清 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类造上帝告宗祊,往救赤子离阱阬。”

4、[焦阬]jiāo kēng

亦作“焦坑”。茶名。产于 粤 赣 边 大庾岭 下。味苦,久方回甘。宋 苏轼《焦坑寺》诗:“浮石已乾霜后水,焦坑聊试雨前茶。”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四:“焦阬产 庾岭 下,味苦硬,久方回甘。”

5、[阬穽]kēng jǐng

见“阬阱”。

6、[阬阱]kēng jǐng

亦作“阬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后汉书·袁绍传》:“矰缴充蹊,阬穽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埳。”晋 葛洪《抱朴子·仁明》:“赴阬穽而无猜,入罻罗而不觉。”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执法者奉王教,刖其手足,投诸阬穽。”《宋史·赵遹传》:“﹝ 卜漏 ﹞乃垒石为城,外树木栅,当道穿阬阱。”

7、[阬泽]kēng zé

沟壑与大泽。《后汉书·马融传》:“弥纶阬泽,皋牢陵山。”李贤 注引《苍颉篇》:“阬,壑也。”

8、[阬衡]kēng héng

重迭倾斜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崔错癹骫,阬衡閜砢。”司马贞 索隐:“阬衡閜砢,郭璞 云:‘揭孼倾欹皃。’”《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坑衡”。

9、[铜阬]tóng kēng

见“铜坑”。

10、[阬埳]kēng xiàn

即阬阱。《后汉书·蔡邕传》:“衰老白首,横见引逮,随臣摧没,并入阬埳,诚寃诚痛。”参见“阬阱”。

11、[填阬满谷]tián kēng mǎn gǔ

塞满坑谷。后常用以形容充满;盛多。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阬的反义词 阬的近义词 阬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阬能组什么词
  • 阬能组什么词语
  • 阬可以组什么词
  • 阬可以组什么词语
  • 阬字可以组什么词
  • 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阬字能组什么词
  • 阬字能组什么词语
  • 阬字开头的成语
  • 阬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