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ìng

释义:1.发出命令。2.命令。3.时节。4.特指酒宴上所行的酒令。5.使;让。6.古代官名。7.词牌、曲牌名。8.善;美好。9.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属或亲戚。

组词

令人 令人难忘 命令 绕口令 口令 号令 责令 勒令 军令状 令人神往

拼音

lìng

笔顺

丿
撇捺舒展,横撇不宜长,下点和中点与撇捺相接处上下对齐。整体布局宽松。

同音字

拼音为lìng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

基础解释

1.命令。2.使得。3.美好。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5.时节。6.古代官名。7.古又同“鸰”。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令,发号也。——《说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

    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

    乃下令。——《战国策·齐策》

  3. 令初下。

    令所过毋供张。——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

  4. 通“命”。命名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

  5. 使,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史记》

    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令人丧气若此。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

〈名〉

  1. 命令;法令

    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

  2. 时令,季节

    群葩当令时。——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

  3. 逮捕状,没收状 。

    如:搜查令;扣押令

  4.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

    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

  5.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

  6.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张炎《词源·令曲》

  7. 官名

    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

  8.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

    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9.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海令为母寿。—— 清· 张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守令皆不在。——《史记·陈涉世家》

    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

  10. 名声

    饰小语以干县(悬)令。——《庄子》

  11. 通“鸰”。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

〈形〉

  1. 美善

    巧言令色。——《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世说新语·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

  2. 吉祥,吉利 。

    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

  3.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有此令郎君。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

〈连〉

  1. 假使,假设

    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

  2. 另见 líng;lǐng

〈动〉

  1. 听从。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2. 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另见 lǐng; lìng

〈量〉

  1. 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

  2. 另见 líng;lì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令令-汉语大词典

令令象声词。
●《诗·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毛传:“卢,田犬。令令,缨环声。”一说“令”通“令令”为健壮貌。

令令-辞源3

【令₃令₃】象聲詞。詩 齊風 盧令:“盧令令,其人美且仁。”傳:“盧,田犬;令令,纓環聲。”疏:“言吾君之盧犬,其環鈴鈴然爲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ng

1、[口令]kǒu lìng

1.战斗、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喊~。 2.在能见度不良等情况下识别敌我的一种口头暗号,一般以单词或数字表示:问~。对~。

2、[令人神往]lìng rén shén wǎng

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3、[命令]mìng lìng

1.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连长~一排担任警戒。 2.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司令部昨天先后来了两道~。

4、[令爱]lìng ài

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也作令嫒。

5、[令堂]lìng táng

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6、[朝令夕改]zhāo lìng xī gǎi

也说朝令暮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变。《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后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使人无所适从。

7、[号令]hào lìng

1.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 2.指挥军队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特指战斗时指挥作战的命令。

8、[令人难忘]lìng rén nán wàng

使人难以忘记。

9、[指令]zhǐ lìng

1.指示;命令:团长~三营火速增援。 2.上级给下级的指示或命令:这是谁下的~? 3.旧时公文的一类,上级机关因下级机关呈请而有所指示时称为指令。 4.计算机系统中用来指定进行某种运算或要求实现某种控制的代码。

10、[责令]zé lìng

命令(某人或某机构)负责做成某事:~有关部门查清案情。

11、[司令]sī lìng

1.某些国家军队中主管军事的人。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习惯上也称作司令。

12、[夏令]xià lìng

1.夏季。 2.夏季的气候:春行~(春天的气候像夏天)。

13、[禁令]jìn lìng

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解除~。违反~。

14、[下令]xià lìng

下达命令;发布命令:~出击。~解散。

15、[时令]shí lìng

季节;节令。

16、[法令]fǎ lìng

一般指国家机关在 职务范围内规定的带有规范性、法律性的个别文书。与法律不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删 去“法令”一词。

17、[明令]míng lìng

明文宣布的命令:~禁止。~实施。

18、[判令]pàn lìng

犹命令。

19、[将令]jiàng lìng

军令(多见于早期白话)。

20、[勒令]lè lìng

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停业。

21、[条令]tiáo lìng

由军事统帅机关颁布的、用简明条文规定的军队行动准则:战斗~。纪律~。

22、[县令]xiàn lìng

中国古代一县的行政长官。战国时开始设置。秦汉时,万户以上的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以后统称县令。宋称知县事。明清称知县。北洋军阀时改称县知事。

23、[月令]yuè lìng

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24、[冬令]dōng lìng

1.冬季。 2.冬季的气候:春行~(春天的气候像冬天)。

25、[军令]jūn lìng

军事命令:~状。~如山。

26、[发令]fā lìng

发出命令或口令:~枪。~开火。

27、[当令]dāng lìng

合时令:现在是伏天,西瓜正~。

28、[政令]zhèng lìng

政府公布的法令。

29、[强令]qiáng lìng

用强制的方式命令:原计划已被~取消。

30、[密令]mì lìng

1.秘密下达命令、指令。 2.秘密下达的命令、指令。

31、[令牌]lìng pái

旧指道士进行迷信活动时发令的木牌。

32、[节令]jié lìng

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不正。端午节吃粽子,应应~。

33、[严令]yán lìng

严肃命令:~禁止。

34、[限令]xiàn lìng

1.命令限期实行:~三日内拆除违章建筑。 2.限定执行的命令:放宽~。

35、[诏令]zhào lìng

文体名。古代帝王、太后、皇后所发公文的总称。

36、[律令]lǜ lìng

法律条令;法令。

37、[辞令]cí lìng

交际场合应对得宜的话语:外交~。他应对敏捷,善于~。也作词令。

38、[调令]diào lìng

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命令。

39、[谕令]yù lìng

指示。

40、[传令]chuán lìng

传达命令:~兵。司令部~嘉奖。

líng

1、[丁令]dīng líng

1.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丁零”、“丁灵”。 2.“丁令威”的省称。唐 李赤《灵墟山》诗:“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3.指鹤。宋 李纲《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清 吴伟业《鲞鹤》诗:“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丁令威”。

2、[令狐]líng hú

1.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 2.复姓。

3、[丁令威]dīng líng wēi

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 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仙人 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宋 苏轼《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千岁復还兹。”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张恭《狱中口占》诗之三:“北邙 华表如林立,何处重寻 丁令威。”

4、[脊令原]jǐ líng yuán

语出《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为水鸟,而今在原,则失其所。后以“脊令原”指兄弟急难不能相顾。

5、[传令钟]chuán líng zhōng

又称“车钟”。

6、[令狐景]líng hú jǐng

三国魏清商令,曾劝说曹芳。

7、[秋行夏令]qiū xíng xià líng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8、[令原之戚]líng yuán zhī qī

指兄、弟去世。

9、[令原之痛]líng yuán zhī tòng

指因兄、弟去世而引起的痛苦心情。

lǐng

1、[一令]yì lǐng

一个计量单位.一令为500张纸,但是有些国家的一令为1000张纸.纸张的计数单位是令,一令纸是指500张全开纸或1000张对开纸。

2、[道令纸]dào lǐng zhǐ

见“道林纸”。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令的反义词 令的近义词 令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令能组什么词
  • 令能组什么词语
  • 令可以组什么词
  • 令可以组什么词语
  • 令字可以组什么词
  • 令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令字能组什么词
  • 令字能组什么词语
  • 令字开头的成语
  • 令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