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
拼音:wō
释义:1.漩涡,水流旋转形成的中间低洼的地方。2.像漩涡的东西。
组词
涡流 旋涡 漩涡 酒涡 笑涡 梨涡 颊涡 涡口 涡电流 涡流管 洄水涡 光旋涡 蜂房水涡 癸穴庚涡 旋涡星系拼音
wō笔顺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丨 𠃌 丿 丶“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呙”上框小下框大,下框边竖端正;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wō的字 拼音为wo的字基础解释
1.旋涡,急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2.样子像旋涡的。详细解释
〈名〉
(形声。本义:水的旋流)
同本义。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 。
如:涡濑(回旋的急流);涡盘(回转不已的旋涡)
小圆坑 。
如:心涡;尾毛涡;晶状体涡
酒窝,嘴角附近的小凹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苏轼《百步洪二首》
涡流 。
如:水涡
〈动〉
通“污”。沾染
怕燕泥香点涡在琴书上。——《牡丹亭》
另见 guō
1. 涡 [wō]
- 涡 [wō]
(形声。本义:水的旋流)
同本义。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 。
如:涡濑(回旋的急流);涡盘(回转不已的旋涡)
小圆坑 。
如:心涡;尾毛涡;晶状体涡
酒窝,嘴角附近的小凹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苏轼《百步洪二首》
涡流 。
如:水涡
通“污”。沾染
怕燕泥香点涡在琴书上。——《牡丹亭》
另见 guō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涡-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渦
涡-辞源3同: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ō
1、[漩涡]xuán wō
同“旋涡”。
2、[旋涡]xuán wō
1.也作漩涡。也叫涡旋。 2.流体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螺旋形的旋转流动。 3.比喻足以牵累人的纠纷。
3、[梨涡]lí wō
本指宋妓黎倩的酒涡。后泛称女子面颊上的酒涡。也作棃涡。
4、[涡旋]wō xuán
1.水流回环旋转。 2.旋涡。
5、[涡虫]wō chóng
一种扁形动物,身上有纤毛,口位于腹面的中心,有管状内质的吻。一般生活在流水中。
6、[水涡]shuǐ wō
水中漩涡。
7、[盘涡]pán wō
1.水旋流形成的深涡。 2.喻危险境地或冲突中心。 3.指涡状回旋。
8、[涡漩]wō xuán
见“涡旋”。
9、[黎涡]lí wō
指酒涡。黎,通“梨”。宋 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惊》诗之二:“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一本作“梨涡”。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柔情不为刚肠减,也似黎涡笑对时。”参见“梨涡”。
10、[涡濑]wō lài
回旋的急流。借指隐者垂钓的溪滩。
11、[涡管]wō guǎn
1.通过某一小的闭合曲线的所有涡线组成的管状面。 2.一种具有收敛嘴的螺旋形出水道的喷射式涡轮壳体。
12、[笑涡]xiào wō
同“笑窝”。
13、[酒涡]jiǔ wō
同“酒窝”。
14、[微涡]wēi wō
指浅小的酒窝。
15、[涡口]wō kǒu
涡水 入 淮 处。在 安徽省 怀远县 东北。《晋书·武帝纪》:“吴 将 丁奉 入 涡口,扬州 刺史 牵弘 击走之。”《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丁亥,帝自 濠州 如 涡口。”胡三省 注:“涡口,涡水 入 淮 之口。”
16、[颊涡]jiá wō
酒涡。 清 黄景仁 《醉太平·夏夜闻邻院歌声》词之二:“灯前眼波,尊前颊涡。也曾题遍香罗,唤当筵唱过。”
17、[涡盘]wō pán
犹涡旋。漩涡。
18、[涡轮机]wō lún jī
利用流体冲击叶轮转动而产生动力的发动机,按流体的不同而分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水轮机。广泛用作发电、航空、航海设备的发动机。
19、[涡之国]wō zhī guó
火影忍者中的一个国家,现已不存在,现已知的居住在这个国家的有漩涡一族,擅长封印术。
20、[弹子涡]dàn zǐ wō
指卵石。
21、[是非涡]shì fēi wō
矛盾纠纷的中心。
22、[涡流管]wō liú guǎn
只输入通用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涡流管转换,一端产生冷空气(在干燥空气的前提下最低温度可达-46℃),一端产生热空气。
23、[淮涡神]huái wō shén
传说中的 淮水 神名。
24、[癸穴庚涡]guǐ xué gēng wō
道家称口中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