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拼音:dèng
释义:1.古国名。曼姓。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后灭于楚。2.古地名。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3.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4.古地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5.古国名。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河南省邓州市。6.逗弄,揶揄。7.用同“澄”。滤筛沉淀。参见“鄧沙”。8.用同“鈍”。迟笨貌。参见“鄧鄧呆呆”。9.姓。
拼音
dèng笔顺
㇇ 丶 丿 丿 丶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 ㇌ 丨同音字
拼音为dèng的字 拼音为deng的字基础解释
见“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鄧-中華語文大辭典鄧邓ㄉㄥˋdènɡ1.國名。西周分封的諸侯之一。約位於今河南鄧縣,後被楚所滅。2.地名:(1)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2)春秋時蔡地,在今河南郾(丨ㄢˇ yǎn)城東南。(3)戰國時魏邑,在今河南孟縣西南。3.姓。
鄧-辞源3【鄧】15画 1712·7 dèng ㄉㄥˋ 徒亘切,去,嶝韻,定。蒸部。㊀古國名。曼姓。左傳 桓七年:“春,穀伯 鄧侯來朝。”疏:“鄧是南方諸侯近 楚小國。”莊公十六年爲 楚 文王所滅。故地在今 河南 鄧州市、湖北 襄陽市一帶。㊁地名。1. 春秋 魯地。左傳 隱十年:“癸丑,盟于 鄧,爲師期。”注:“鄧,魯地。”故地在今 山東 兗州市境。2. 春秋 蔡地。春秋 桓二年:“蔡侯 鄧伯會於 鄧。”故址在今 河南 漯河市東南 召陵區 鄧店。㊂姓。春秋時 鄧侯 吾離朝 魯。子孫以國爲氏。又 鄭有 鄧析,復爲一氏。見 元和姓纂九 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