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ì

释义:1.谋度;斟酌;商议。2.选择。3.评论。4.非议;讪谤。5.议处;议罪。6.言论;意见。7.通“俄”。倾斜。见《诸子平议·管子二》。8.通“儀”。仪型;法则。9.通“儀”。显现。10.通“義”。宜,适宜。11.通“義”。道义。参见“議不反顧”。12.通“訛”。13.文体名。多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拼音

笔顺

𠃍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见“议”。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議-中華語文大辭典

議议丨ˋyì1.商討;議論。[例]~而不決|~和|商~|審~。2.評論;評議。[例]街談巷~|清~|物~|非~。3.建議;主張。[例]異~|擬~|提~。4.指議會。[例]~席|~員|~院。

議-辞源3

【議】20画 0865·3 yì  ㄧˋ  宜寄切,去,寘韻,疑。歌部。㊀謀慮,商議。書 周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㊁評論,議論。左傳 襄三一年:“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㊂非議。論語 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商君書 更法:“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㊃言論,意見。史記八七 李斯傳:“始皇下其議丞相。”㊄文體名。用以論事、説理或陳述意見。如奏議、駁議等。三國 魏 曹丕 典論 論文:“奏議宜雅。”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五 章表:“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㊅選擇。儀禮 有司徹:“乃議侑于賓以異姓。”注:“議,猶擇也。擇賓之賢者可以侑尸,必用異姓,廣敬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黨議]dǎng yì

1.聚众议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后汉书·党锢传·魏朗》:“尚书令 陈蕃 荐 朗公 忠亮直,宜在机密,復徵为尚书。会被党议,免归家。”南朝 梁 沉约《君子行》:“嚣途或妄践,党议勿轻持。”唐 戴叔伦《敬酬陆山人》诗之一:“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2、[風議]fēng yì

指恣意、任意或自由广泛地发表议论、评论。《诗·小雅·北山》:“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马瑞辰 通释:“风议,即放议也;放议,犹放言也……《释文》音讽,失之。”《汉书·叙传下》:“贾(陆贾)作行人,百越 来宾,从容风议,博我以文。”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讽劝议论。《淮南子·主术训》:“顷襄 好色,不使风议,而民多昏乱,其积至 昭奇 之难。”《宋书·王僧达传》:“远近风议,不获稍进,臣所用夙宵疾首,寤寐疚心者也。”宋 司马光《祭观文丁尚书文》:“陪贰殿帷,雍容风议,老成之德,中外式瞻。”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議的反义词 議的近义词 議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議能组什么词
  • 議能组什么词语
  • 議可以组什么词
  • 議可以组什么词语
  • 議字可以组什么词
  • 議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議字能组什么词
  • 議字能组什么词语
  • 議字开头的成语
  • 議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