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
拼音:zhōu
释义:1.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2.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3.(Zhōu)姓。
组词
株洲 欧洲 灵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绿洲 澳洲 五洲 洲际 西洲曲 白蘋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三角洲 北美洲 白苹洲 百翎洲 五洲四海 蓼洲周公 瀛洲玉雨 西牛货洲 西牛贺洲 三岛十洲 四大部洲 拉丁美洲 九洲四海拼音
zhōu笔顺
丶 丶 ㇀ 丶 丿 丶 丨 丶 丨“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州”三个竖向笔画均匀,间距得当,中竖稍短,三点偏上。
同音字
拼音为zhōu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基础解释
1.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沙~。三角~。 3.(Zhōu)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国语·楚语》
淮有三洲。——《诗·小雅·鼓钟》。传:“淮上地。”
避渚洲。——宋· 文天祥《后序》
又如:洲沚(洲渚,洲淤。水中小块陆地);洲岛(水中陆地);洲场(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洲屿(江中沙洲);洲浦(洲溆。洲边)
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特指其大小和结构上与岛屿和半岛不同的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
天下有五大洲。——《明史·外国传》
又如: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七大洲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洲-中華語文大辭典洲洲ㄓㄡzhōu1.河流或濱海中泥沙淤積成的陸地。[例]汀~|沙~|綠~|長江三角~。2.地球表面的大塊陸地及其附屬島嶼的統稱。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3.姓。
洲-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978.【洲】
水中的陸地。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王勃滕王閣序:“臨帝子之長洲。”蘇軾卜運算元詞:“寂寞沙洲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ōu
1、[欧洲]ōu zhōu
全称欧罗巴洲。位于东半球西北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亚洲分界,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面积1 016万平方千米,人口7.29亿(1999年,包括俄罗斯全部人口)。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海岸线最曲折、平均海拔最低的洲。
2、[绿洲]lǜ zhōu
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3、[亚洲]yà zhōu
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6.34亿(1999年)。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洼地。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和气候最复杂的一洲。
4、[非洲]fēi zhōu
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最西部,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苏 伊士运河、红海与亚洲紧邻。地形以高原为主,赤道横贯中部,有热带大陆和高原大陆之称。面积3 020 万平方千米,人口7.67亿(1999年)。是世界第二大洲。
5、[五洲四海]wǔ zhōu sì hǎi
泛指世界各地。
6、[澳洲]ào zhōu
澳大利亚洲的简称,一般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的塔斯马尼亚等岛屿,是世界最小的洲,现通常把它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岛屿合称为大洋洲。
7、[洲际]zhōu jì
属性词。指洲与洲之间:加强~合作。
8、[大洲]dà zhōu
面积广阔的陆地及 附近岛屿的总称。全球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9、[五洲]wǔ zhōu
指全世界各地:~四海。
10、[满洲]mǎn zhōu
清代满族的旧称。因满族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故后来也泛指中国东北一带。
11、[沙洲]shā zhōu
江河里、海滨或浅海中,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大片地面。
12、[中洲]zhōng zhōu
1.洲中。 2.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13、[瀛洲]yíng zhōu
1.亦作“瀛州”。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3.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宋 王禹偁《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明 沉鲸《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暮赐莲炬。”清 陈梦雷《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登瀛洲”。
14、[星洲]xīng zhōu
1.小沙洲。 2.新加坡的别称。
15、[长洲]cháng zhōu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汉 王粲《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太湖 北。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走犬 长洲。”晋 左思《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十洲”。
16、[瓜洲]guā zhōu
词语解释瓜洲ㄍㄨㄚ ㄓㄡ乡镇名。在江苏省江都县南,长江北岸,当运河口,与镇江斜对面。地形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17、[江洲]jiāng zhōu
江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
18、[元洲]yuán zhōu
道教传说中的仙境,“十洲三岛”之一。
19、[神洲]shén zhōu
见“神州”。
20、[硇洲]náo zhōu
硇字有的书中误作“碙”,误读gāng。
21、[橘洲]jú zhōu
洲名。在今 湖南省 长沙市 西 湘江 中。多美橘,故名。今称“橘子洲”。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 又北逕 南津城 西,西对 橘洲。”唐 杜易简《湘川新曲》之一:“昭潭 深无底,橘洲 浅而浮。”宋 辛弃疾《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词:“长记 瀟湘 秋晚,歌舞 橘洲 人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湘江 北去,橘子洲 头。”
22、[青洲]qīng zhōu
即 青邱。传说中的仙洲。
23、[十洲]shí zhōu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 2.乐曲名。 3.明画家仇英的号。
24、[三洲]sān zhōu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2.歌曲名。
25、[火洲]huǒ zhōu
1.亦作“火州”。传说 南海 古地名。《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西域重译献火浣布”裴松之 注引 汉 杨孚《异物志》:“斯调国 有 火州,在 南海 中。其上有野火,春夏自生,秋冬自死。”一本作“火洲”。 2.泛指南方炎热地方。唐 沉佺期《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诗:“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3.古地名。汉 时为 高昌壁,唐 时为 高昌县,宋 元 时为 高昌回鹘 国都。吐鲁番 所得突厥文写本作Qoco,其地即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市 之 哈剌 和卓 城。
26、[河洲]hé zhōu
1.河中可居的陆地。 2.《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
27、[汀洲]tīng zhōu
水中小洲。
28、[四洲]sì zhōu
即四大洲。
29、[西洲]xī zhōu
西方的洲渚。多指情人所在或与情人相别之地。
30、[鹤洲]hè zhōu
养鹤的洲渚。
31、[洲岛]zhōu dǎo
水中陆地。
32、[环洲]huán zhōu
1.圆形的沙洲。南朝 宋 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侧逕既窈窕,环洲亦玲瓏。”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将适江陵》诗:“絶岛容烟雾,环州纳晓晡。” 2.瀛洲 的别称。传说中的仙山。
33、[芳洲]fāng zhōu
芳草丛生的小洲。
34、[灵洲]líng zhōu
1.对水中沙洲的美称。 2.山名。在广东南海。
35、[祖洲]zǔ zhōu
古代传说中的十洲之一。《海内十洲记·祖洲》:“祖洲 近在 东海 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唐 李商隐《祭张书记文》:“迴生乏 祖洲 之草,续断无 弱水 之胶。”清 黄景仁《后观潮行》:“乘槎未许到星闕,採药何年傍 祖洲。”
36、[洲浦]zhōu pǔ
洲边。
37、[连洲]lián zhōu
1.连延的沙洲。 2.遍洲。
38、[鳌洲]áo zhōu
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39、[幽洲]yōu zhōu
见“幽州”。
40、[碧洲]bì zhōu
草木葱茏的水中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