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拼音:diàn
释义:1.古代指高大的建筑物。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接受朝见、处理国事的房屋。2.在最后。
组词
殿堂 宫殿 殿试 大雄宝殿 殿军 殿下 大殿 森罗殿 正殿 配殿拼音
diàn笔顺
𠃍 一 丿 一 丨 丨 一 丿 丶 丿 ㇍ ㇇ ㇏左右大体等宽。“尸”头部不宜太大,“共”横画平行,撇点位置恰当。“殳”上下中心对齐,捺画收笔低于横撇。
同音字
拼音为diàn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基础解释
1.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佛~。大雄宝~。太和~。金銮~。 2.(Diàn)姓。 3.在最后:~后。~军。详细解释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帝王宸居 。
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殿试 。
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
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最后,最下
殿,后也。——《广雅》
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
大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后军也。”
又如: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差等,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镇抚,镇守
殿天子之邦。——《诗·小雅·采菽》
又如:殿邦(安邦定国)
定,评定
莅之者进不能课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
殿后,压阵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停,停止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罪经释免,须殿三年,殿期已满。——《元典章新集》
〈名〉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殿-中華語文大辭典殿ㄉ丨ㄢˋdiàn1.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處理國事的高大房屋。[例]大雄寶~|金鑾~|宮~|~試。2.處在最後。[例]~軍|~後。3.姓。
殿-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反]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àn
1、[宫殿]gōng diàn
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2、[殿堂]diàn táng
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艺术~。
3、[殿试]diàn shì
中国古代科举 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主持对贡士的考试。自唐武则天时开始施行。录取后称进 士。明清时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人数不定。
4、[殿后]diàn hòu
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
5、[金銮殿]jīn luán diàn
唐代宫内有金銮殿,后来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受朝见的殿。
6、[神殿]shén diàn
供神的大建筑物;被认为是神所居住的大建筑物。
7、[大殿]dà diàn
1.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殿。 2.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殿。
8、[宝殿]bǎo diàn
1.佛殿;神殿。 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9、[圣殿]shèng diàn
锡克教的礼拜场所。
10、[正殿]zhèng diàn
宫殿或庙宇里位置在中间的主要的殿。
11、[殿军]diàn jūn
1.行军时走在 最后的部队。 2.体育运动等比赛中的第四名。也指比赛后入选的最后一名。
12、[殿宇]diàn yǔ
雄伟的宫殿建筑。
13、[佛殿]fó diàn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14、[配殿]pèi diàn
宫殿或庙宇中正殿两旁的殿。
15、[前殿]qián diàn
正殿。
16、[偏殿]piān diàn
房侧之殿,对正殿而言。
17、[殿阁]diàn gé
1.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入 未央宫,缘殿阁。”唐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 2.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右文殿 之类。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清 之 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顺治 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俱加殿阁衔。”
18、[庑殿]wǔ diàn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而略呈弯曲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弯曲度较屋面为大。
19、[寝殿]qǐn diàn
1.帝王的寝宫,卧室。 2.宗庙中收藏祖先衣冠之殿堂。 3.陵墓的正殿。
20、[秋殿]qiū diàn
冷落的宫殿;秋日的殿堂。
21、[殿本]diàn běn
清代的皇家刻 本。因刻印机构设在武英殿,故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22、[朱殿]zhū diàn
指红色殿宇。因其外墙多涂以朱色,故称。
23、[山殿]shān diàn
1.寺观庙宇的殿堂。南朝 梁 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诗:“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唐 钱起《宴郁林观张道士房》诗:“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鐘清。”唐 温庭筠《宿一公精舍》诗:“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2.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供奉皇后的配殿。《宋史·礼志十二》:“政和 三年,奉安 哲宗 神御於 重光殿。昭怀皇后 神御殿成,詔名正殿曰 柔仪,山殿曰 灵娭。”《宋史·礼志十二》:“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 治隆殿,以遵 元祐 初詔。復以御史 刘极 之言,特建原庙,庙成,名神御殿曰 徽音,山殿曰 寧真。”
24、[殿榜]diàn bǎng
殿试后公布中第进士名次的榜文。
25、[殿罚]diàn fá
即殿举。《宋史·选举志一》:“乾德 元年……诸州所荐士数益多,乃约 周 显德 之制,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参见“殿举”。
26、[掖殿]yè diàn
宫中旁殿。贵妃所居。
27、[扫殿]sǎo diàn
明 代政府的一种财政措施。籍录某些祠庙香钱,扫数入官。
28、[幕殿]mù diàn
南宋 帝王举行郊祀时架设的房屋,上下四周围以帷幕,以象宫室,故称。
29、[镜殿]jìng diàn
壁上嵌镜的宫殿。
30、[殿帅]diàn shuài
宋 代称统领禁军的殿前司长官都指挥使或殿前指挥使为殿帅。
31、[升殿]shēng diàn
登殿。《新唐书·礼乐志九》:“应升殿者诣东、西阶,至解剑席,脱舃,解剑,升。”《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帝自 端门 入,升殿,羣臣顿首谢罪。”
32、[轩殿]xuān diàn
谓殿堂。
33、[殿岩]diàn yán
1.亦作“殿岩”。谓天子歇宿之处。宋 苏轼《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祗扈殿巖,肃将斋鉞。”亦借指朝廷之内。宋 洪迈《容斋随笔·佐命元臣》:“赵韩王 佐 艺祖 ……收天下驍鋭於殿巖而不使外重。”参见“殿陛”。 2.犹殿帅。宋 岳珂《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嘉泰 开禧 间,倪 位殿岩,宾客日盛。”《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四年》:“今日孰可为大将?孰可为计臣?正使以殿巖当之,能保其可用乎?” 3.见“殿巖”。
34、[幄殿]wò diàn
即帐殿。宋 梅尧臣《金明池游》诗:“津楼金间采,幄殿锦文窠。”《宋史·太宗纪一》:“﹝ 太平兴国 五年﹞十二月甲戌,大閲,遂宴幄殿。”元 张昱《辇下曲》:“当年大驾幸 滦京,象背前驮幄殿行。”清 昭槤《啸亭续录·大蒙古包宴》:“上宴於 山高水长殿 前及 避暑山庄 之 万树园 中,设大黄幄殿,可容千餘人。”
35、[鹫殿]jiù diàn
指佛殿。
36、[吴殿]wú diàn
1.即吴宫。指春秋吴王的宫殿。 2.即吴宫。指三国吴主的宫殿。
37、[玉殿]yù diàn
1.宫殿的美称。 2.借指朝廷,天子。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38、[阿殿]ā diàn
见“阿房殿”。
39、[阁殿]gé diàn
楼阁、宫殿。
40、[殿魁]diàn kuí
犹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