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本
拼音
diàn bě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iàn的字 拼音为běn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 拼音为ben的字基础解释
清代的皇家刻 本。因刻印机构设在武英殿,故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详细解释
清 代 武英殿 官刻本的简称。因刻印书籍机构设在 武英殿 ,故名。也称殿版。所刻书籍以刻工精整,印刷优良著称。
清 邵懿辰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一:“ 清 殿本注疏,句下加圈,校刻皆精。”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殿本 -中国文化史辞典清代武英殿雕刻刊印的經史諸書。清初,繼承了明代內廷刻印書籍的作法,選派詞臣掌管經廠刻印書籍,至康熙朝,在武英殿設修書處,刻書極工。乾隆四年(1739年),詔刻《十三經》、《二十一史》,殿本之名,因而大著。乾隆十二年(1747年),先刻《明史》、《大清一統志》,次刻《三通》,又刻《舊唐書》。凡乾隆十二年以前刻印的書,寫刻工致,紙張優良,墨色光澤,校勘精審,俱能超越元明、媲美兩宋,被視為善本。
殿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殿本ㄉㄧㄢˋ ㄅㄣˇdiàn běn凡殿版所刊印的書,均稱為「殿本」。如:《殿本二十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