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àng

释义:1.丢掉,失去。2.情绪低落;失意。3.〈书〉死亡;灭亡。

组词

颓丧 丧失 沮丧 懊丧 丧气 丧门 丧家犬 丧门神 丧家子 如丧考妣 丧心病狂 玩物丧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闻风丧胆

拼音

sàng

笔顺

丿 𠄌 丿
上横宜短,中横要长。竖画端正,居中。竖提正直偏左,捺画舒展,捺画收笔要高于竖提。

同音字

拼音为sàng的字 拼音为sang的字

基础解释

1.丢掉;失去。2.情绪低落;失意。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喪,亡也。——《说文》

    东北丧朋。——《易·坤》。马注:“失也。”

    受禄无丧。——《诗·大雅·皇矣》

    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礼记·檀弓》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国语·周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韩非子·五蠹》

    又如:丧明(眼睛失明);丧检(丧失德行,失去检点);丧履(失去庇护);丧精(失神);丧心(心理反常;丧失理智);丧志(丧失心志);丧律(丧失军纪);丧师(失去民心);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丧资(失去财产)

  3. 死去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丧躯(丧身);丧元(掉头颅);丧仆(亡身);丧身(丧命);丧没(灭亡,死亡);丧明之痛(丧子之痛);丧亲(父或母亡);丧室(妻室丧亡);丧家子(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4. 灭亡;失败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丧师(战败);丧国之社(国家灭亡,无人祭祀的宗庙);丧师(战败而损失军队);丧陷(失陷);丧败(因失败而受损失)

  5. 逃亡;流亡 。

    如:丧人(逃亡到他国的人);丧物(耗竭财物)

  6. 忘记,忘掉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

  7. 灰心丧气 。

    如:丧惘(怅惘失神);丧沮(灰心失望);丧门(丧家之门。或称恶人或使人倒霉的人)

  8. 另见 sāng;sang

  9. 喪、丧 sang

  10. ——见“哭丧着脸”( kūsangzhe liǎn)

  11. 另见 sāng;sàng

〈名〉

  1. 丧仪;丧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则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丧纪(丧事);丧宰(主持丧事的人);丧家(有丧事的人家);治丧(办理丧事);丧车(送葬者坐的车);丧制(治丧的礼制);丧庭(灵堂);丧器(丧事用器具);丧荒(指诸侯臣下的丧事及荒年)

  2. 人的尸体、骨殖

    丧(灵柩;殡仪队)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又如:丧次(停灵治丧的地方);丧具(人死后所需的棺椁、衣被之类);丧柩(灵柩);丧灵(死尸;灵柩)

  3. 祸难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丧氛(预兆死亡的云气);丧祸(丧乱);丧乱(死亡;祸乱)

〈动〉

  1. 服丧,持丧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礼记·檀弓上》

    又如:居丧;国丧;号丧(遭亲丧而哭泣致哀);丧人(居丧的人);丧居(丧家所在);丧食(礼制规定的居丧时的饮食);丧音(报丧的声音);丧冠(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丧娶(在服丧期间婚娶);丧期(服丧的期限);丧帻(居丧时戴的头巾);丧幡(丧家挂白条旗)

  2. 悲悼;伤悼

    狂夫乐之,贤者丧焉。——《商君书·更法》

  3. 另见 sàng;sa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丧 sàng
① 动丧失;失去。《鱼我所欲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耳。” ② 动丧亡;灭亡。《六国论》:“五国既~,齐亦不免矣。” ③ 动葬;安葬。《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生~死无憾也。” sāng
名丧事。《殽之战》:“秦不哀吾~而伐吾同姓。”

丧-文言同义辨析

同:丧(sàng)亡(wáng)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àng

1、[沮丧]jǔ sàng

1.灰心失望:神情~。 2.使灰心失望:~敌人的精神。

2、[丧失]sàng shī

失去:~信心。~工作能力。

3、[闻风丧胆]wén fēng sàng dǎn

听到一点风声,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其恐惧。

4、[丧尽天良]sàng jìn tiān liáng

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5、[丧家之犬]sàng jiā zhī quǎn

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也说丧家之狗。

6、[丧气]sàng qì

因不顺心而情绪低落。

7、[懊丧]ào sàng

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神情~。

8、[丧生]sàng shēng

丧命:一百余人在这次地震中~。

9、[丧命]sàng mìng

死亡。多指凶死或暴病而死(含贬义)。

10、[丧偶]sàng ǒu

死了配偶:中年~。

11、[沦丧]lún sàng

消亡;丧失:国土~。

12、[丧门]sàng mén

1.丛辰名。星命家以为一岁十二辰都随着善神和凶煞,叫丛辰。丧门是凶煞之一。 2.詈词。丧家之门。 3.犹言诅咒。

13、[颓丧]tuí sàng

情绪低落,精神委靡:他~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14、[丧身]sàng shēn

指丧命。

15、[丧亡]sàng wáng

死亡;灭亡。

16、[丧亲]sàng qīn

指父亲或母亲丧亡。

17、[丧师]sàng shī

1.谓失去民心。《诗·大雅·文王》:“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郑玄 笺:“师,众也。” 2.谓战败而损失军队。《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晋 陆机《辩亡论下》:“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明 王琼《双溪杂记》:“毛鋭 丧师不加罪。”

18、[莅丧]lì sàng

亲临丧事。

19、[椓丧]zhuó sàng

遭受伤害。

20、[陨丧]yǔn sàng

1.死亡。 2.失陷。

21、[执丧]zhí sàng

《礼记·檀弓上》:“曾子 谓 子思 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於口者七日。’”后以“执丧”为奉行丧礼或守孝之称。

22、[丧次]sàng cì

停灵治丧的地方。

23、[告丧]gào sàng

报丧。《左传·文公十四年》:“九月﹝ 穆伯 ﹞卒於 齐。如丧,请葬,弗许。”《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郑玄 注:“告,赴也。”孔颖达 疏:“此谓天王崩而遣使告天下万国之辞也。”

24、[节丧]jié sàng

谓丧事从简。

25、[偏丧]piān sàng

1.整体中失去一部分。 2.丧失配偶,失去丈夫。 3.双亲中失去一方。

26、[丧道]sàng dào

谓丧礼之义。

27、[丧氛]sàng fēn

预兆死亡的云气。《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杜预 注:“氛,恶气也。”《宋史·五行志五》:“德祐 元年三月辛巳,终日黄沙蔽天,或曰丧氛。”

28、[姻丧]yīn sàng

外亲之丧。《左传·昭公九年》:“王有姻丧。”杜预 注:“外亲之丧。”

29、[燔丧]fán sàng

烧毁。

30、[丧荒]sàng huāng

指诸侯臣下的丧事及荒年。《周礼·天官·大宰》:“三曰丧荒之式。”郑玄 注:“荒,凶年也。”贾公彦 疏:“丧谓若诸侯诸臣之丧,含襚、赠奠,賻賵之类。”

31、[职丧]zhí sàng

古官名。掌诸侯及卿大夫、士之有爵位者的丧礼。

32、[闹丧]nào sàng

1.旧时办丧事所用的鼓乐。 2.谓人死之后死者亲属找种种理由向丧主搅闹。

33、[愧丧]kuì sàng

羞惭沮丧。

34、[窆丧]biǎn sàng

见“窆葬”。

35、[丧室]sàng shì

妻室丧亡。

36、[丧躯]sàng qū

丧身。明 张纶《林泉随笔》:“抱真 虽善用兵,晚年惑方士,服丹丧躯,其智无足言。”

37、[交丧]jiāo sàng

《庄子·缮性》:“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后因以“交丧”喻衰乱。

38、[丧期]sàng qī

服丧的期限。《易·繫辞下》:“丧期无数。”《晋书·武帝纪》:“臣闻上古丧期无数,后世乃有年月之渐。”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自 汉 以来,丧期之数,以日易月。”

39、[丧制]sàng zhì

1.治丧的礼制。 2.特指按礼制规定的居丧期限。

40、[阻丧]zǔ sàng

沮丧失色。

sāng

1、[丧葬]sāng zàng

指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等事情:~费。

2、[丧事]sāng shì

人死后处置遗体、进行悼念活动等事:办~。~从简。

3、[治丧]zhì sāng

办理丧事:节俭~。~委员会。

4、[丧礼]sāng lǐ

有关丧事的礼仪。

5、[国丧]guó sāng

封建时代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叫国丧;现代国家元首的丧事,以及某些在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中遇难的人的丧事也叫国丧。

6、[奔丧]bēn sāng

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7、[哭丧]kū sāng

〈动〉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8、[丧家]sāng jiā

〈名〉有丧事的人家。

9、[丧钟]sāng zhōng

西方风俗,教堂在宣告本区教徒死亡或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敲钟叫做敲丧钟。因此用敲丧钟来比喻死亡或灭亡。

10、[丧服]sāng fú

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我国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11、[发丧]fā sāng

1.丧家向亲友宣告 某人死去。 2.办理丧事。

12、[服丧]fú sāng

长辈或平辈亲属等 死亡后,在一定时期内带孝,表示哀悼。

13、[丧乱]sāng luàn

指死亡祸乱等事。

14、[报丧]bào sāng

把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

15、[吊丧]diào sāng

到丧家祭奠死者。

16、[守丧]shǒu sāng

守灵。

17、[丧假]sāng jià

因有丧事而请的假。

18、[居丧]jū sāng

旧俗。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19、[出丧]chū sāng

出殡。

20、[丧棒]sāng bàng

指出葬时孝子拄的棒子。

21、[闯丧]chuǎng sāng

奔丧(骂人的话)

22、[摔丧]shuāi sāng

旧时丧礼。主丧者摔一瓦盆,然后灵柩起杠,叫“摔丧”。亦称“摔老盆”。《红楼梦》第十三回:“又有个小丫鬟名 寳珠 的,因 秦氏 无出,乃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四场:“老杨哥,喜儿 今个不能给你摔老盆啦,这都是我们老年人的过,对不起孩子。”

23、[赴丧]fù sāng

亲戚得报,前来吊唁。

24、[除丧]chú sāng

除服。

25、[号丧]háo sāng

〈方〉哭 。

26、[丧仪]sāng yí

丧葬礼仪。

27、[主丧]zhǔ sāng

主持丧事。

28、[穨丧]tuí sāng

消极;颓唐。章炳麟《俱分进化论》:“吝惜身命希於苟安而止者,所在皆是。风教陵迟,志节穨丧,其进於恶也,盖已甚矣。”

29、[嚎丧]háo sāng

丧礼中大哭。

30、[送丧]sòng sāng

送殡。

31、[热丧]rè sāng

指父母、祖父母或丈夫去世不久。

32、[行丧]xíng sāng

举办丧事。

33、[魂飞魄丧]hún fēi pò sāng

比喻非常恐惧害怕。

34、[丧言不文]sāng yán bù wén

指居丧期间言辞要朴质。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丧的反义词 丧的近义词 丧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丧能组什么词
  • 丧能组什么词语
  • 丧可以组什么词
  • 丧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丧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丧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丧字能组什么词
  • 丧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丧字开头的成语
  • 丧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