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拼音:lì
释义:1.亦作“厤”。亦作“歴”。2.经历;经过。指时间上的。3.经历;经过。指空间上的。4.行;游历。5.越过。参见“歷位”。6.遭逢;经受。7.依照次序。8.谓先后担任各种官职。9.指担任。10.多;曾经多次。11.尽;遍。12.长久。13.发出;流露。14.审视;察看。参见“歷時”。15.选择。16.犹离。分别。见《读书杂志·墨子二》。17.清楚。18.稀疏。19.乱,紊乱。20.引申为扰乱,触犯。21.炼。22.“手歷”或“歷頭”的省称。宋代的一种赋税凭证。参见“歷頭”。23.同“曆”。历法。24.同“曆”。指善于历算的人。25.同“曆”。指记载年月日节气的书册。参见“歷法”。26.同“曆”。历数,气数。参见“歷數”。27.“靂”的古字。28.通“瀝”。清酒。29.通“櫪”。拶指。古代刑罚。参见“歷指”。30.通“櫪”。马厩。31.古炊器。
组词
歷歷在目拼音
lì笔顺
一 丿 丿 一 丨 丿 丶 丿 一 丨 丿 ㇏ 丨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1.經過:“歷劫”、“歷險”、“歷盡滄桑”。 2.踰越。《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徑庭歷級,非禮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雁宕山日記》:“一步一喘,數里,始歷高巔。” 3.過去、已經過的:“歷代”、“歷屆”、“歷史”、“歷年”。《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先士茂製,諷高歷賞。” 4.分明的、清晰的:“歷歷在目”、“往事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 5.過去的經驗:“學歷”、“資歷”、“履歷”。 6.遍、盡。《周禮•夏官•量人》:“凡宰祭與鬱人受斝,歷而皆飲之。”唐•李商隱《詠史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歷歷-中華語文大辭典歷歷历历ㄌ丨ˋ ㄌ丨ˋlìlì形容事物或景象清晰的樣子。[例]〜在目∣舉證〜∣〜可數。
歷歷-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歷歷ㄌㄧˋ ㄌㄧˋlì lì清楚明白,分明可數。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歷歷述說平生事,無一不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
1、[创歷]chuàng lì
见"创历"。
2、[歷歷在目]lì lì zài mù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可用于指眼前情景,也可用于对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