楖
拼音:jí
释义:1.见“楖栗”。木名。可为杖。后借为手杖、禅杖的代称。
组词
楖栗 楖枥拼音
jí笔顺
一 丨 丿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丶 𠃌 丨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a.古书上说的一种树,可以做手杖;b.借指手杖,如病怜~栗随身惯。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楖-中華語文大辭典楖1ㄐ丨ˊjí參見【楖栗】。楖2ㄐ丨ˊjíㄓˋzhì治木之工。
楖-中華大字典1、楖讀音:子悉切,音唧,質韻。釋文:~栗。木名。可爲杖。〔范成大詩〕:病憐~栗隨身慣。
2、楖讀音:側瑟切,音節,屑韻。釋文:
❶同櫛。《考工記總敍》:刮磨之工。玉、~、雕、矢、磬。
〔注〕:~、讀如巾櫛之櫛。
❷同杴。《莊子庚桑楚》:簡髮而杴。《釋文》:杴、又作櫛。亦作~。
3、櫛讀音:側瑟切,音節,質韻。釋文:
❶梳比之總名也。見《說文》。《段注》:比讀若毗。疏者爲梳。密者爲比。
〔按比今俗作篦〕。
❷理髮也。《禮記曲禮》:父母有疾。冠者不~。
〔按~本實字。而往往虛用。如儀禮之乃沐~。莊子之簡髮而~。皆是〕。
❸剔除也。〔韓愈文〕:~垢爬痒。民獲蘇醒。
❹喩言積之密也。《詩良耜》:其比如~。《集傳》:~。言密也。
❺燭盡也。《管子弟子職》:~之遠近。乃成厥火。
❻~筓。榛筓也。《儀禮喪服傳》:惡筓者、~筓也。
❼通節。《儀禮士冠禮》:贊者奠纚筓~於筵南端。
〔注〕:古文~爲節。
❽通楖。《考工記總序》:玉楖雕矢磐。《司農注》:楖讀如巾~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í
1、[楖人]jí rén
制作木器的工匠。
2、[楖枥]jí lì
见“楖栗”。
3、[楖栗]jí lì
亦作“楖櫪”。木名。可为杖。后借为手杖、禅杖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