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qí

释义:1.〈书〉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2.〈古〉又同“嗜”shì。3.(Qí)姓。

组词

耆老 耆宿 瘢耆 薄耆 村耆 黄耆 衿耆 俊耆 桂耆汤 耆阇崛 耆年会 耆英会 骋耆奔欲 耆德硕老 耆老久次 耆年硕德 耆儒硕德 耆儒硕老 耆儒硕望

拼音

笔顺

丿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1.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2.强横。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耆,老也。——《说文》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3. 强横的

    耆,强也。——《广雅》

    不懦不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彊也。”

    又如:耆帅(强横拔扈,作乱造反的将帅)

〈名〉

  1. 师长,长者 。

    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动〉

  1. 通“嗜”( shì)。爱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鸱鸮耆鼠。——《老子·齐物论》

1. 耆 [qí]

耆 [qí]

〈形〉

  1.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耆,老也。——《说文》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3. 强横的

    耆,强也。——《广雅》

    不懦不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彊也。”

    又如:耆帅(强横拔扈,作乱造反的将帅)

〈名〉

  1. 师长,长者 。

    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动〉

  1. 通“嗜”( shì)。爱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鸱鸮耆鼠。——《老子·齐物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耆-中華語文大辭典

耆耆ㄑ丨ˊqí1.〈書〉本指六十歲以上的(人),後為對老人的通稱。[例]~碩|~年。2.姓。

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耆qí
书六十岁以上的(人):~老|~年。古又同“嗜”sh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焉耆]yān qí

古 西域 国名。又作 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 员渠城(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 匈奴,西汉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 汉 西域都护府。西汉 末又属 匈奴。东汉 永元 六年(公元94年)班超 破 匈奴,又内属。唐 初附 西突厥。

2、[耆老]qí lǎo

老年人。特指德行高尚受尊敬的老人。

3、[耆宿]qí 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4、[瘢耆]bān qí

指马脊疮疤。

5、[同耆]tóng qí

相同的嗜好。

6、[耆颐]qí yí

高年上寿。明 无名氏《四贤记·弄璋》:“愿取恩臺寿耆颐,寿耆颐。”清 吴伟业《寿王鉴明五十》诗:“古来两经生,遭乱躭讲读,后皆保耆颐,或乃致鼎足。”

7、[耆酒]qí jiǔ

贪酒。《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齐 庆封 好田而耆酒。”《汉书·循吏传·龚遂》:“功曹以 王生 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

8、[耆壮]qí zhuàng

谓年事虽高而犹壮健者。汉 桓宽《盐铁论·未通》:“今陛下哀怜百姓,宽力役之政,二十三始傅,五十六而免,所以辅耆壮而息老艾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免役法》:“予以为今之用事者,倘以生民为念,当併罢保正副,而专用耆壮,方尽免役之利。”

9、[宿耆]sù qí

耆宿。年高望重的人。《“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国中宿耆,邦人父老,常承不吝教言。”

10、[耆婆]qí pó

梵语Jivaka的音译。印度 古代名医。精药理,后被尊为神。《翻译名义集·长者》:“《四分律》云:耆婆 初诣 得叉尸罗 国 姓 阿提棃、字 宾迦罗 而学医道,经于七年,其师即便以一笼器及掘草之具,令其於 得叉尸罗国 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不是药者持来。耆婆 如教,即於国内面一由旬周竟求觅所见草木,尽皆分别,无有草木非是药者。师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若死后,次即有汝。’”《宋史·艺文志六》有《耆婆脉经》三卷、《耆婆六十四问》一卷、《耆婆要用方》一卷、《耆婆五藏论》一卷。

11、[耆长]qí cháng

亦称“耆户长”。古代差役名,职司逐捕盗贼。《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庚子,詔诸州併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胡三省 注:“耆,老也,每团以老者三人为之长。”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绍圣 元年,耆户长、壮丁復雇募法,不许以保正长、保丁充代。”《宋史·食货志上五》:“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耆长、弓手、壮丁以逐捕盗贼,今弓兵捕盗之类。”

12、[耆庞]qí páng

高年有德者。清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粤有耆庞,才博以丰。”

13、[拘耆]jū qí

梵语。鸟名。产于 印度。

14、[耆秀]qí xiù

犹耆俊。

15、[耆定]qí dìng

1.达成。 2.平定。

16、[耆旧]qí jiù

年高望重者。《汉书·萧育传》:“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中受策。”唐 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復恐初从乱离説。”元 虞集《苏武慢》词:“空自笑 洛下 书生,襄阳 耆旧,梦底几时曾见。”清 方苞《白云先生传》:“当是时,三楚、吴、越 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郑泽《壬子秋日作诗奉呈》:“煌煌《邱》与《索》,渊粹惟耆旧。先生守遗经,清风淡儒素。”

17、[薄耆]báo qí

用兽类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

18、[耆夙]qí sù

见“耆宿”。

19、[耆寿]qí shòu

1.年高德劭者。亦泛指老寿之人。《书·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孔 传:“即我治事之臣,无有耆宿寿考俊德在其服位,我则材劣无能之致。”唐 刘禹锡《代谢冬衣表》:“中使 王国清 至,伏奉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明 宋濂《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耆寿之朋,簪缨之儔,闻 希文 之归,必行斝授餼,委曲相问劳。”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虽有耆寿之德,老成之典型,亦足以示新进。” 2.高寿。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国朝宰相享耆寿者:宋惠安 八十、张邓公 八十六、陈文惠 八十二。”清 姚椿《<乔处士遗集>序》:“侍御享耆寿,年至八十七乃终。”

20、[耆绅]qí shēn

年老的绅士。

21、[年耆]nián qí

nián qí。

22、[耆率]qí lǜ

老将。率,通“帅”。

23、[耆欲]qí yù

1.见“耆欲”。 2.亦作“耆慾”。嗜欲。《礼记·月令》:“﹝仲夏之月﹞节耆欲,定心气。”《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汉书·晁错传》:“宫室过度,耆慾亡极。”颜师古 注:“耆读曰嗜。”《新唐书·杜兼传》:“所至大杀戮,裒艺财貲,极耆欲。”

24、[耆指]qí zhǐ

语出《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郑玄 注:“指事使人也,六十不与服戎,不亲学。”后以“耆指”谓年老。宋 程俱《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吾生忧患餘,年忽见耆指。”

25、[里耆]lǐ qí

乡里的耆老。

26、[耆贤]qí xián

年高贤德之人。王闿运《巡抚吴尚书六十寿颂》:“歷选耆贤,名者 赵 陈 骆 而已。”

27、[耆耇]qí gǒu

年高望重者。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庞眉耆耇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后汉书·隗嚣传》:“望 无耆耇之德,而猥託宾客之上,诚自愧也。”明 宋濂《赠古思平寇诗序》:“三月甲申抵 东阳,公延见耆耇,讯以山川险阨与盗出入恒状。”

28、[耆那]qí nà

与情欲作战取胜的英雄。

29、[耆童]qí tóng

词语解释耆童ㄑㄧˊ ㄊㄨㄥˊ老童,相传为颛顼之子。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袁珂.注:「耆童,老童,颛顼之子。」

30、[衿耆]jīn qí

儒生中的耆老。

31、[老耆]lǎo qí

泛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32、[耆耉]qí gǒu

同“耆耇”。宋 苏轼《凤翔八观·石鼓》诗:“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耉。”清 侯方域《赠郑大夫序》:“昔者礼教大行,乡国一俗,莫不尊延耆耉。”

33、[耆羸]qí léi

老弱。唐 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曲赦管内,使百姓一年勿復事,问耆羸,賑乏困。”

34、[耆龟]qí guī

老龟。

35、[耆哲]qí zhé

老成贤达之人。

36、[耆献]qí xiàn

犹耆宿。

37、[乡耆]xiāng qí

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38、[耆硕]qí shuò

高年硕德者。唐 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况今俊乂至多,耆硕咸在,苟以登用,皆踰於臣。”《新唐书·卢钧传》:“以 钧 耆硕长者,顾不任职,咎 綯 为媢贤。”清 顾炎武《程正夫诗序》:“既又得见於异邦之名公耆硕,则其言亦復然。”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 长素 魁垒耆硕之誉闻於 禹 域,而弟子亦多言革命者,少一转移,不失为素王玄圣。”

39、[耆阇]qí dū

耆闍崛山 的简称。

40、[俊耆]jùn qí

才德卓异的老人。

shì

1、[追趋逐耆]zhuī qū zhú shì

指追逐时尚。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耆的反义词 耆的近义词 耆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耆能组什么词
  • 耆能组什么词语
  • 耆可以组什么词
  • 耆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耆字可以组什么词
  • 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耆字能组什么词
  • 耆字能组什么词语
  • 耆字开头的成语
  • 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