迕
拼音:wǔ
释义:1.遇见。2.逆,违背。3.交错。
组词
违迕 舛迕 遘迕 迕指 迕视 迕辱 迕逆 穷迕拼音
wǔ笔顺
丿 一 一 丨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wù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1.相遇:相~。 2.违背;不顺从:违~。详细解释
(形声。从辵( chuò),午声。本义:相逢;相遇)
同本义
迕,遇也。——《玉篇》
王甫时出,与 蕃相迕。——《后汉书·陈蕃传》
违反;违背
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庄子》
上下相反,好恶乘迕。——《汉书·食货志上》
交错;夹杂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迕忧乐,歌笑杂悲欢。——宋· 苏轼《乔太傅见和复次韵答之》
触犯
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忤之。——《资治通鉴》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迕-中華語文大辭典迕迕ㄨˇwǔ1.〈書〉相遇。[例]王甫時出,與蕃相~(《後漢書‧卷六十六‧陳王列傳‧陳蕃》)。2.〈書〉違背;牴觸。[例]宮人畏之,莫敢復~(《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廣川惠王越》)。3.〈書〉夾雜。[例]秦漢而下,治日患少,陰陽愆違,天象錯~,無代無之(《金史‧卷二十‧天文志一》)。4.姓。
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迕㈠辵48ㄨˇwǔ動①違背、違逆。《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廣川惠王劉越傳》:「宮人畏之,莫敢復迕。」②遇、逢。《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王甫時出,與蕃相迕。」③觸犯、冒犯。《資治通鑑.卷六三.漢紀五十五.獻帝建安五年》:「公貌寬而內忌,不亮吾忠,而吾數以至言迕之。」《聊齋志異.卷二.巧娘》:「笑問:『何迕巧娘?』生言:『不自知罪。』」④夾雜、錯雜。《文選.宋玉.風賦》:「耾耾雷聲,迴穴錯迕。」唐.李善.注:「錯迕,雜錯交迕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毗陵驛馬》:「蹏聲、鐸聲、箠聲迕交衢,晝夜不絕。」迕㈡辵48(又音)ㄨˋ(又音)wù㈠之又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ǔ
1、[旁迕]páng wǔ
见“旁午”。
2、[迕道]wǔ dào
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
3、[遘迕]gòu wǔ
亦作“遘忤”。谓作乱。遘,通“构”。
4、[迕逆]wǔ nì
1.违逆。 2.引申谓对父母不孝。
5、[反迕]fǎn wǔ
不顺从。
6、[迕犯]wǔ fàn
冒犯。
7、[迕辱]wǔ rǔ
犹侮辱。
8、[犯迕]fàn wǔ
见“犯忤”。
9、[违迕]wéi wǔ
违背;抵触。
10、[相迕]xiāng wǔ
互相违背。
11、[迕指]wǔ zhǐ
违背意旨。
12、[格迕]gé wǔ
抵触,不合。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志铭>跋》:“然官号郡名,无不格迕,若为迁窆,则年代相去又过远,殆亦非矣。”
13、[穷迕]qióng wǔ
困顿窘迫。
14、[迕拒]wǔ jù
违逆;隔阂。
15、[舛迕]chuǎn wǔ
见“舛午”。
16、[噩迕]è wǔ
惊遇。
17、[错迕]cuò wǔ
1.交错,错杂。 2.矛盾;错乱。 3.违逆;不如意。
18、[逆迕]nì wǔ
亦作“逆逜”。迕逆不顺。
19、[触迕]chù wǔ
见“触忤”。
20、[迕意]wǔ yì
谓不顺心,不得意。
21、[迕视]wǔ shì
迎面直视。谓以非礼的态度看人。《三国志·吴志·孙晧传》:“ 晧 每宴会羣臣,无不咸令沉醉。置黄门郎十人……为司过之吏,宴罢之后,各奏其闕失:迕视之咎,谬言之愆,罔有不举。”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焦先》:“﹝ 焦先 ﹞目不与女子迕视。”
22、[乖迕]guāi wǔ
抵触;违逆。
23、[迕物]wǔ wù
犹忤物。触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