阨
拼音:è
释义:1.困厄;困窘。2.谓使困厄。3.控制;扼守。
组词
阨摧 迍阨 凶阨 湮阨拼音
è笔顺
㇌ 丨 一 丿 𠃌 乚同音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同“厄”。详细解释
通“隘”
窄,小
穷闾阨巷。——《庄子·列御寇》
彼徒我车,所遇又阨。——《左传·昭公元年》
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孙子·地形》
困厄;困窘
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列子·汤问》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楚辞·屈原·远游》
其生民也陋阨。——《汉书·刑法志》
邦有湫阨而踡跼。——左思《吴都赋》
优贤不逮谓之宽,反宽为阨。——《贾子道术》。
又如:阨穷(困厄穷迫);阨急(困厄急迫);阨窘(危厄困窘);阨难(灾难)
另见 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阨-中華語文大辭典阨厄ㄜˋè1.險要的境地。[例]險~|阻~|束~。2.據守。[例]分~要塞。3.艱困;困窘。通「厄」。[例]~窮∣~運。4.災難。通「厄」。[例]陽九之~。
阨-中華大字典1、阨讀音:烏懈切,音䅬,卦韻。釋文:
❶陋也。見《集韻》。
❷狹也。《文選左思賦》:邦有湫~而踡跼。
❸隘道也。《史記秦始皇紀》:閉關據~。
❹地險不便車也。《左昭元年傳》:彼徒我車。所遇又~。
❺冥~。地名。《左定四年傳》:還塞大隧。直轅冥~。
〔按冥~、今爲平靖關。在河南信陽縣東南九十里〕。
2、阨讀音:乙革切,音厄,陌韻。釋文:
❶困也。《孟子公孫丑》:~窮而不憫。
❷阻也。《史記商君傳》:魏居嶺~之西。
❸危迫也。《孟子萬章》:是時孔子當~。
❹優賢不逮謂之寬。反寬爲~。見《賈子道術》。
3、厄讀音:五果切,音販,哿韻。吾禾切,音,吪歌韻
❶科~。木節也。从卪。厂聲。賈侍中說。以爲~、裹也。一曰。~、蓋也。見《說文卪部》。
〔案廣韻作齙。亦作痲〕。
❷無肉骨也。見《玉篇》。釋文:
4、厄讀音:於革切,音戹,陌韻。
〔案~古同戹。正字通從佩觿集。以爲俗。誤。非。舊字典已厂部竝收。今删定〕。釋文:
❶困也。見《一切經音義》引《蒼頡》。
❷會也。見《漢書翟義傳注》。
❸~難。勤苦之事也。見《詩谷風箋》。《釋文》:~、本作阨。
❹烏噣也。見《詩韓奕䩦革金軛傳》。
❺~魯特。䝉古部落之一。在靑海。淸收之。置三旗。本元裔阿魯台後。聲譌爲~魯特。
5、阸讀音:乙革切,音戹,陌韻。《與阨、厄、字古多通》。釋文:
❶塞也。見《說文》。《段注》:塞、先代切。與窒埁字別。塞者隔也。~之言扼也。
❷限也。見《廣韻》。
❸礙也。見《廣韻》。
❹險也。見《荀子議兵注》。
❺困難也。《孟子盡心》:君子~於陳蔡之間。
❻迫蹙也。《荀子議兵》:除~其下。
❼艱危也。《漢書元帝紀》:百姓仍遭凶~。
6、阸讀音:烏懈切,音䅬,卦韻。釋文:
❶阻塞也。見《廣韻》。
❷狹處也。《漢書諸侯王表》:至虖~䧢河洛之間。
❸~僻。陋小也。《文選揚雄賦》:狹三王之~僻。
7、隘讀音:烏懈切,音䅬,卦韻。釋文:
❶康篆文。从阜益。見《說文衫部》。《段注》:篆、各本作籒。今正。康。籒文也。~、小篆也。先籒而後篆者。爲其字之从㒳豟也。
❷狹也。《禮記禮器》:君子以爲~矣。
❸急也。見《玉篇》。
❹小也。《左昭三年傳》:湫~囂塵。
❺險也。《文選張衡賦》:不恃~害。
❻窮也。《荀子禮論》:不致於~懾傷生。
❼疾惡太甚。無所容也。見〔文選注引孟子伯夷~綦母邃注〕。
❽關~。關塞之阻也。《齊書州郡志》:有三關之~。
❾狷~。量褊也。《南史劉湛傳》:性甚狷~。
❿困~。艱苦也。《新序雜事》:此言常思困~之時。必不驕矣。
8、隘讀音:乙革切,音阨,陌韻。釋文:
❶止也。《國策楚策》: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之。
❷隔絕之也。《國策東周策》:三國~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è
1、[褊阨]biǎn è
见“褊隘”。
2、[迫阨]pò è
1.亦作“迫阸”。胁迫;逼迫。 2.亦作“迫阸”。狭隘;险阻。
3、[渑阨]miǎn è
古代九塞之一。在今 河南省 渑池县 西。
4、[遭阨]zāo è
见“遭厄”。
5、[控阨]kòng è
抑制。
6、[囏阨]jiān è
艰难困苦。
7、[阨急]è jí
困厄危急。
8、[阻阨]zǔ è
1.亦作“阻阸”。据守险要。 2.阻拦;扼断。
9、[陻阨]yīn è
遮蔽。
10、[湫阨]qiū è
同“湫隘”。《文选·左思<吴都赋>》:“国有鬱鞅而显敞,邦有湫阨而踡跼。”刘逵 注:“湫,下也;阨,小也。”
11、[缺阨]quē è
艰难困迫。
12、[顿阨]dùn è
困苦艰难。
13、[阨险]è xiǎn
险要之地。
14、[阨僻]è pì
1.狭隘偏执。 2.狭小偏斜。
15、[隐阨]yǐn è
谓身处困境。
16、[阨摧]è cuī
困厄抑制。唐 李翱《答韩侍郎书》:“如鄙人无位於朝,阨摧於时,恓恓惶惶,奔走耻辱,求食不暇,自一千年来贤士屈厄,未见有如此者。”
17、[束阨]shù è
亦作“束隘”。控制要隘。阨,通“隘”。
18、[穷阨]qióng è
见“穷厄”。
19、[崄阨]xiǎn è
亦作“嶮阸”。险要;险阻。
20、[阨灾]è zāi
灾难。
21、[阨隘]è ài
狭窄、险要。
22、[湮阨]yān è
1.沉沦困顿。 2.阻塞。
23、[阨室]è shì
矮小狭窄的居室。南朝 宋 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市鄽无阨室,世族有高闈。”
24、[迍阨]zhūn è
见“迍厄”。
25、[阨难]è nán
祸难。
26、[艰阨]jiān è
见“艰厄”。
27、[狭阨]xiá è
狭隘。
28、[冥阨]míng è
亦作“冥隘”。亦作“冥阸”。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省 信阳县 东南 平靖关。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 大隧、直辕 二隘并为 淮 汉 间兵争要害。《左传·定公四年》:“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还塞 大隧、直辕、冥阨。”杜预 注:“三者,汉 东之隘道。”《墨子·非攻中》:“古者 吴 闔閭 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 注林,出於 冥隘 之径,战於 柏举。”《史记·魏世家》:“伐 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 冥阸 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 又不为也。”章炳麟《冥阸歌》:“苕苕古 冥阸,一夫当梟棊。”
29、[阨窘]è jiǒng
危厄困穷。
30、[阨陋]è lòu
1.狭窄简陋。 2.引申为卑下。
31、[阨穷]è qióng
困厄穷迫。
32、[阨曲]è qǔ
狭窄曲折。
33、[屯阨]tún è
见“屯厄”。
34、[堙阨]yīn è
见“堙厄”。
35、[鄳阨]méng è
见“鄳阸”。
36、[凶阨]xiōng è
灾荒穷困。
37、[贫阨]pín è
亦作“贫厄”。贫穷困厄。汉 王符《潜夫论·赞学》:“贫阨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法苑珠林》卷六二引 汉 刘向《孝子传》:“舜 父在家贫厄,邑市而居。”清 唐甄《潜书·格定》:“贫阨道心生,富豫道心亡。”
38、[阨会]è huì
灾厄,灾难。
39、[阨狭]è xiá
狭窄。
40、[阨陈]è chén
《论语·卫灵公》:“﹝ 孔子 ﹞在 陈 絶粮,从者病,莫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