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
拼音:yíng
释义:1.迎接。2.奉承;迎合。3.向着;对着。
组词
迎面 水送山迎 迎候 迎接 阿谀逢迎 曲意逢迎 迎刃而解 迎风招展 欢迎 迎春花拼音
yíng笔顺
丿 𠄌 𠃌 丨 丶 ㇋ ㇏“卬”竖提与横折钩底部平齐,竖画正直。“辶”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曲弯自然,捺画舒展,稍平。“卬”与“辶”距离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yíng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基础解释
1.迎接:欢~。~宾。~新会。 2.对着;冲(chòng)着:~面。~风。~上去打招呼。详细解释
(形声。从辵( chuò)。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又如:迎霜(遇霜)
迎接;欢迎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 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枕(迎手。中医号脉时垫在病人腕部的枕头);迎年(迎接新年);迎气(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丰收);迎将(迎接);迎劳(迎接慰劳);迎新送旧(迎接新来的,辞送离去的);迎銮(迎接皇帝);迎宾(迎接宾客)
迎合;逢迎
则民严而不迎。——《孔子家语·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新唐书》
又如:迎阿(逢迎阿谀);迎意(测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时(迎合时势);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预测;推算 。
如:迎日推筴(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投降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面向着,正对着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动〉
〈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迎-中華語文大辭典迎迎丨ㄥˊyínɡ1.向著對方走過去;接對方一起來。[例]~接︱~賓︱歡~︱失~。2.向著;對著(後面可以帶「著」)。[例]~著風走︱~刃而解︱~頭趕上︱~戰。3.姓。
迎-漢語大字典迎
《説文》:“迎,逢也。从辵,卬聲。”
(一)yíng 《廣韻》語京切,平庚疑。陽部。
(1)遇,相逢。《説文·辵部》:“迎,逢也。”段玉裁注:“夆,啎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2)迎接。《方言》卷一:“逢、逆,迎也。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儀禮·士昏禮》:“主人如賔服迎于門外。”宋王安石《白溝行》:“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3)承奉;迎合。《孔子家語·入官》:“不因其情,則民嚴而不迎。”王肅注:“迎,奉也。”《新唐書·杜淹傳》:“(郅)懷道及隋時位吏部主事,方煬帝幸江都,羣臣迎阿,獨懷道執不可。”《新五代史·唐莊宗皇后劉氏傳》:“劉氏多智,善迎意承旨,其佗嬪御莫得進見。”
(4)面向着,正对着。《孫臏兵法·地葆》:“絶水、迎陵、逆流、居殺地、迎衆樹者,鈞舉也。五者皆不勝。”唐李華《河南府參軍廳壁記》:“每從容府中,或有異政,雖不吾以,必預咨謀,如川決防,如竹迎刃。”明袁宏道《再和散木韻》之五:“迎風收栗子,過雨翦花頭。”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迎面遇见了几条岔路,他们决不定走那一条路近,便检了一个对面走来的老头子,很和气的去问他。”又迎击。《孫子·行軍》:“客絶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濟而擊之,利。”《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八回:“多官議曰:兵微將寡,難以迎敵,不如早棄成都,奔南中七郡。”
(5)相反;反向。《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韓非子·外儲説右上》:“民之從公也,為慎産也。公因而迎殺之,失所以為從公矣。”王先慎集解引孫詒讓曰:“迎當為逆。迎殺者,言戰為逆而殺之之事。”
(6)预测;推算。《史記·五帝本紀》:“(黄帝)獲寳鼎,迎日推筴。”裴駰集解:“瓚曰:‘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唐柳宗元《時令論上》:“迎日步氣,以追寒暑之序。”
(二)yìng 《廣韻》魚敬切,去映疑。陽部。
往迎。常特指迎亲。《廣韻·映韻》:“迎,迓也。”《洪武正韻·庚韻》:“迎,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使來則去聲。”《詩·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毛傳:“言聖賢之配也。”孔穎達疏:“以聖賢宜相配,故備禮而親迎之。”《搜神記》卷十一:“昔縣人陳明,與梅氏為婚,未成,而妖魅詐迎婦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íng
1、[欢迎]huān yíng
1.很高兴地迎接:~贵宾。~大会。 2.乐意接受:~你参加我们的工作。新产品很受消费者的~。
2、[迎风招展]yíng fēng zhāo zhǎn
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3、[迎面]yíng miàn
冲着脸:西北风正~儿刮着。~走上去打招呼。
4、[迎接]yíng jiē
到某个地点去陪同客人等一起来:前往机场~贵宾。~劳动节。~新的战斗任务。
5、[迎合]yíng hé
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上司。~观众。
6、[迎来]yíng lái
迎接人或事物的来到等。
7、[迎战]yíng zhàn
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去作战:~敌军。我队在决赛中将~欧洲劲旅。
8、[迎宾]yíng bīn
1.迎接宾客。 2.特指妓女接客。
9、[迎春]yíng chūn
落叶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细长成拱形,小枝有角棱。早春花先叶开放,黄色,鲜艳。可供观赏。
10、[迎客]yíng kè
1.迎接客人。 2.犹言迎击敌人。
11、[迎风]yíng fēng
1.对着风:这里坐着正~,很凉爽。 2.随风:红旗~招展。
12、[迎娶]yíng qǔ
1.娶。 2.迎亲。
13、[迎新]yíng xīn
欢迎新来的同事、同学等:~晚会。
14、[迎亲]yíng qīn
结婚时男家用花轿、轿车、鼓乐等到女家迎接新娘。
15、[迎香]yíng xiāng
人体经穴名。鼻孔旁五分之处。
16、[恭迎]gōng yíng
恭敬地迎接。
17、[迎击]yíng jī
对着敌人来的方向攻击:奋勇~。~进犯之敌。
18、[迎驾]yíng jià
迎接天子车驾。
19、[逢迎]féng yíng
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百般~。阿谀~。
20、[迎送]yíng sòng
迎来送往。
21、[迎敌]yíng dí
迎战敌人。
22、[迎候]yíng hòu
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到来的人):提前半小时到车站~。
23、[奉迎]fèng yíng
1.奉承;逢迎:~上级。 2.敬辞,迎接:他是专程前来~诸位的。
24、[亲迎]qīn yíng
旧俗结婚时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25、[出迎]chū yíng
出去迎接。
26、[送迎]sòng yíng
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信 尝过 樊将军 噲,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宋 王銍《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陈毅《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廻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27、[迎请]yíng qǐng
迎接;聘请。
28、[迎谐]yíng xié
犹迎合。
29、[导迎]dǎo yíng
招致。
30、[迎灶]yíng zào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
31、[迎碍]yíng ài
犹言阻挡妨碍。
32、[迎时]yíng shí
迎合时势。
33、[迎婚]yíng hūn
犹迎娶。
34、[迎袭]yíng xí
谓迎面扑来。
35、[迎车]yíng chē
指迎娶之车。《南史·后妃传上·齐高昭刘皇后》:“年十七,裴方明 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旂豹尾,有异於常,后喜而从之。”
36、[迎判]yíng pàn
犹言迎刃而解。
37、[迎猫]yíng māo
1.亦作“迎猫”。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猫神而祭之,以祈消灭田鼠,保护庄稼。《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而祭之也。”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捫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清 蒋士铨《临川梦·宦成》:“田畴自耕,閭阎不惊,迎猫祭虎丰年应。” 2.见“迎猫”。
38、[瞻迎]zhān yíng
瞻仰欢迎。
39、[迎导]yíng dǎo
迎接导引。
40、[迎喜]yíng xǐ
见“迎喜神”。
近义词
yíng
1、[接]jiē
1.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 2.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 3.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 4.接受:~见。~待。~电话。~到来信。 5.迎接:到车站~人。 6.接替:~任。谁~你的班? 7.姓。
反义词
yíng
1、[送]sòng
1.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信。~饭。 2.赠送:奉~。老师~我两本书。 3.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把客人~到大门外。~小孩儿上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