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
拼音:hūn
释义: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2.光线暗淡;模糊不清。3.头脑糊涂;神志不清。4.古同“婚”。5.昏迷;失去知觉。
组词
黄昏 昏迷 昏厥 昏暗 昏庸 昏沉 昏黑 昏花 昏君 黄昏恋 小热昏 黄昏汤 黄昏子 醉昏昏 利令智昏 昏头昏脑 天昏地暗 头昏眼花 昏昏欲睡 昏天黑地 昏暗如烛 昏定晨省 昏昏噩噩拼音
hūn笔顺
丿 𠄌 一 ㇂ 丨 𠃍 一 一上大下小。“氏”上撇短平,竖提宜短,斜钩舒展。“曰”居中,上下等宽,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hūn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基础解释
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黑暗;模糊:~暗。~黄。~花。天~地暗。 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又同“婚”。详细解释
引申为昏暗;无光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
目不明;昏花 。
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
昏聩;糊涂
昏迷不恭。——《书·大禹漠》
我独若昏。——《老子》
远我昏乎?——《庄子·在宥》
昏微遵迹。——《楚辞·天问》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以昏气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世道混乱、黑暗
昏椓靡共。——《诗·大雅·召》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
斑驳难辨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
昏迷;失去知觉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又如:昏晕(昏迷)
[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引申为]婚礼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
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惑乱;迷惑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
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
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
如:昏札(夭亡,夭折)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昏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昏昏ㄏㄨㄣ ㄏㄨㄣhūn hūn①昏暗模糊。南朝陳.陰鏗〈行經古墓〉詩:「霏霏野霧合,昏昏隴日沉。」②昏迷不清醒。唐.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開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③糊塗不辨是非。《老子.第二〇章》:「俗人昭昭,我獨昏昏。」《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汉语大词典昏昏1.昏暗貌;阴暗貌。
●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乐浪之东,有背明之国……在扶桑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谷。”
●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洪迈《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于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贝琼《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
●《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萧山庸闲叟《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构兵戎。”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蛮弦代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洪迈《夷坚丁志·薛贺州》:“郑人薛锐仲藏为贺州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床假寐。”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昏昏(2)昏黄貌。
●唐张祜《访许用晦》诗:“远郭日昏昏,停桡一访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ūn
1、[昏乱]hūn luàn
1.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思路~。 2.政治黑暗,社会混乱。
2、[昏倒]hūn dǎo
暂未释义
3、[昏迷]hūn mí
因大脑功能严重受损而长时间失去知觉。严重的外伤、脑出血、脑膜炎等都能引起昏迷。
4、[黄昏]huáng hūn
时间词。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候。
5、[昏头昏脑]hūn tóu hūn nǎo
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他一天到晚忙得~的,哪顾得上这件事。也说昏头涨脑。
6、[头昏]tóu hūn
头上有眩晕感觉并带有昏倒的倾向。
7、[昏沉]hūn chén
1.暗淡:暮色~。 2.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喝醉了酒,头脑昏昏沉沉的。
8、[昏暗]hūn àn
光线不足;暗:灯光~。太阳下山了,屋里渐渐~起来。
9、[天昏地暗]tiān hūn dì àn
1.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突然狂风大起,刮得~。 2.比喻政治腐败或社会混乱。 3.形容程度深;厉害:哭得个~。‖也说天昏地黑。
10、[昏昏]hūn hūn
1.昏暗貌;阴暗貌。 2.糊涂;愚昧。 3.神志昏沉;昏迷。 4.视力昏花模糊。
11、[昏厥]hūn jué
因脑部短暂缺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大出血、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也叫晕厥(yūnjué)。
12、[昏睡]hūn shuì
昏昏沉沉地睡:~不醒。病人仍处在~状态。
13、[昏黄]hūn huáng
黄而暗淡模糊(用于天色、灯光等):月色~。
14、[晨昏]chén hūn
早晨和晚上:~定省(早晨和晚上服侍问候双亲)。
15、[昏庸]hūn yōng
糊涂而愚蠢:老朽~。
16、[昏花]hūn huā
(视觉)模糊(多指老年人):老眼~。
17、[昏鸦]hūn yā
黄昏归巢的乌鸦。
18、[昏死]hūn sǐ
暂时性昏迷,不省人事。
19、[昏君]hūn jūn
昏庸的帝王。
20、[发昏]fā hūn
神志不清:头脑~。
21、[昏聩]hūn kuì
眼花耳聋,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无能。
22、[昏黑]hūn hēi
黑暗;昏暗:夜色~。~的小屋。
23、[昏眩]hūn xuàn
头脑昏沉,眼花缭乱:一阵~,便晕倒在地。
24、[迷昏]mí hūn
1.昏迷,神志不清。 2.受诱惑致使昏聩糊涂。
25、[昏昧]hūn mèi
1.不明事理。 2.指政治黑暗。
26、[昏晕]hūn yūn
昏沉眩晕。
27、[昏第]hūn dì
行冠礼、婚礼的宅第。
28、[埃昏]āi hūn
谓浑浊不清。
29、[昏鄙]hūn bǐ
愚昧鄙陋。
30、[昼昏]zhòu hūn
1.亦作“昼昬”。白昼昏暗。 2.白昼行婚礼。
31、[通昏]tōng hūn
见“通婚”。
32、[热昏]rè hūn
犹发昏。谓神志不清或头脑发热。
33、[昏敝]hūn bì
指政治黑暗腐败。
34、[连昏]lián hūn
指姻亲。昏,通“婚”。
35、[昏人]hūn rén
未觉悟的人;不明事理的人。
36、[昏瞎]hūn xiā
丧失视觉。
37、[昏霭]hūn ǎi
光线阴暗。
38、[昏朦]hūn méng
1.昏蒙,昏暗。 2.形容神志恍惚的样子。
39、[昏忳]hūn tún
昏沉,郁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 陈祖范 ﹞尝作《别号舍文》,颇极诡譎,是年竟中式。辞云:‘……其戚惟何?厥途孔多。一曰底号,粪溷之窝。过犹唾之,寝处则那。呕泄昏忳,是为大瘥。’”
40、[冠昏]guān hūn
见“ 冠婚 ”。
近义词
hūn
1、[晕]yūn
1、[晕]yùn
1.义同“晕”2.,用于“头晕、晕头晕脑、晕头转向”等。3.昏迷。
1.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他一坐汽车就~。2.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见〖日晕〗、3.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反义词
hūn
1、[晨]chén
1.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清~。凌~。~光。 2.姓。
2、[醒]xǐng
1.睡眠状态结束或还没入睡。 2.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常态:酒醉未~。他~过来了。 3.觉悟:猛~。~悟。 4.使看得清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