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
拼音:zhí
释义:1.亦作“瓡”。2.拿;持。3.持守。4.主持;掌管。5.控制;统御。6.操持;从事。7.行;施行。8.固执;坚持。9.依据;遵照。10.判断。11.结成。参见“執讎”。12.朋友;至交。13.通“縶”。14.通“慹”。参见“執服”。15.通“蟄”。16.通“摯”。殷代的世家大族。17.通“墊”。陷下。18.姓。殷祖己之后迁于挚,分为挚执二姓。《随巢子》有执无鬼。19.拘捕。
组词
執迷不悟拼音
zhí笔顺
一 丨 一 丶 丿 一 一 丨 丿 ㇈ 丶同音字
拼音为zhí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见“执”。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執-中華語文大辭典執执ㄓˊzhí1.握著;拿著。[例]〜筆寫信∣手〜號旗。2.掌管;治理。[例]〜政∣〜教。3.堅持。[例]擇善固〜∣各〜一詞∣〜意如此∣〜迷不悟。4.執行;從事。[例]〜勤∣〜法不阿。5.憑證;憑單。[例]回〜∣收〜。6.〈書〉好友。[例]父〜。7.姓。
執-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24.【執】
一捉拿,拘捕,擒獲。左傳僖公五年:“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二拿著。論語述而:“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
引申爲掌握。論語季氏:“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執事]
(1)任事。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2)主事
[的官]。尚書盤庚下:“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隱哉。”(邦伯,師長:指諸侯公卿。隱:痛苦。)
(3)服務的人。用於對人的尊稱。不直稱他本人,而以他左右服務者來替代。左傳僖公三十年:“敢以煩執事。”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牘:木簡。)
三志向相同的朋友。禮記曲禮上:“執友稱其仁也。”又:“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
[父執]父親的至交。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í
1、[執迷不悟]zhí mí bù wù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