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拼音:shōu
释义:1.把散的东西聚拢;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2.获得(经济利益)。3.收获;收割。4.收回;收取。5.接受;容纳。6.约束;控制。7.结束;停止。8.逮捕拘禁。
组词
收入 回收 收口 收听 收手 收紧 吸收 收到 收拾 收获拼音
shōu笔顺
𠄌 丨 丿 一 丿 ㇏“丩”竖画正直,长短适中,两笔间距得当。“攵”横画在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短横右端起笔﹔撇收捺放。
同音字
拼音为shōu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基础解释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详细解释
(形声。从攴( pū),收( jiū)声)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 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征收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又如:收租;收税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占取
秦将 王翦破 赵,虏 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 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收藏品
燕、 赵之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
收入 。
如:收支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收-中華語文大辭典收ㄕㄡshōu1.聚集;保存。[例]~集|~購│~藏|把錢~好。2.接受;容納。[例]~信|~容|~留│~徒弟。3.獲得(利益)。[例]~入|~支平衡│名利雙~。4.取回;取得。[例]~回│~報費。5.收割(農作物)。[例]~成|秋~|豐~│~穫。6.召回。[例]~兵。7.整理;清理。[例]~拾|把東西~一~。8.控制;管束。[例]~心|個性要懂得~斂。9.縮合。[例]~縮│~傘。10.完畢;停止。[例]~工|~假|~手|~攤。11.拘捕;囚禁。[例]~押|~捕。12.姓。
收-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383.【收】
一逮捕。詩經大雅瞻卬:“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後漢書班超傅:“如令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爲豺狼食矣。”又:“遂叱吏士收廣汎等,於陳睦故城斬之。”
二收取,收掩。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餘收爾骨爲。”韓愈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詩:“好收吾骨瘴江邊。”
三聚集,收集。史記陳涉世家:“行收兵。”後漢書光武帝紀:“出城南門,於外收兵。”
又爲收取。史記淮陰侯列傳:“漢輒使人收其精兵。”
四收容,接納。左傳僖公四年:“辱收寡君。”
五割取成熟的農作物。荀子天論:“畜積收臧於秋冬。”(臧:藏。)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ōu
1、[丰收]fēng shōu
收成好(跟“歉收”相对):~年。粮食~。文艺创作获得~。
2、[收到]shōu dào
1.接收已经到达的东西。(被动) 2.搜索到,往往用于电子设备。(主动) 3.香港电影中的台词,通过对讲机接到指令后的回复。
3、[收回]shōu huí
1.把发出去或借出去的东西、借出去或用出去的钱取回来:~贷款。~成本。借出的书,应该~了。 2.撤销;取消(意见、命令等):~原议。~成命。
4、[收取]shōu qǔ
收下(交来或取来的款项):~手续费。
5、[名利双收]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6、[收入]shōu rù
1.收进来:每天~的现金都存入银行。 2.收进来的钱:财政~。个人的~有所增加。
7、[收益]shōu yì
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增加~。~甚少。
8、[收购]shōu gòu
从各处买进:~棉花。~粮食。完成羊毛~计划。
9、[收费]shōu fèi
收取费用。亦指收取的费用。
10、[收藏]shōu cáng
收集保藏:~文物。
11、[吸收]xī shōu
1.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如海绵吸收水,木炭吸收气体等。 2.特指机体把组织外部的物质吸到组织内部,如肠黏膜吸收养分,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等。 3.物体使某些现象、作用减弱或消失,如弹簧吸收震动,隔音纸吸收声音等。 4.组织或团体接受某人为成员:~入党。~会员。
12、[收获]shōu huò
1.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春天播种,秋天~。 2.比喻心得、战果等:畅谈学习~。
13、[收盘]shōu pán
1.指证券、黄金等交易市场营业终了,最后一次报告当天行情。 2.指棋类比赛结束。
14、[税收]shuì shōu
国家依法向企业和个人等课税对象征收的款项或实物。
15、[收集]shōu jí
使聚集在一起:~资料。~废品。
16、[回收]huí shōu
1.把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收回利用:~余热。~废旧物资。 2.把发放或发射出的东西收回:~贷款。~人造卫星。
17、[征收]zhēng shōu
政府依法向个人或单位收取(公粮、税款等):~商业税。
18、[接收]jiē shōu
1.收受:~来稿。~无线电信号。 2.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逆产。 3.接纳:~新会员。
19、[收缩]shōu suō
1.(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铁受了热就会膨胀,遇到冷就会~。 2.紧缩:~开支。
20、[验收]yàn shōu
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检验而后收下:~工作。大桥竣工~后才能交付使用。
21、[收紧]shōu jǐn
谓严加控制。
22、[收视]shōu shì
收看(电视):~效果。~率。
23、[增收]zēng shōu
增加收入:~节支。
24、[收拾]shōu shi
惩治。 3.杀死。 4.收拢;收揽。 5.消灭。 6.整治。
25、[收纳]shōu nà
收进来;收容:如数~。
26、[招收]zhāo shōu
用考试或其他方式接收(学员、学徒、工作人员等)。
27、[收受]shōu shòu
接受;收取:~贿赂。他不~任何礼物。
28、[没收]mò shōu
把犯罪的个人或集团的财产强制地收归公有,也指把违反禁令或规定的东西收去归公。
29、[收看]shōu kàn
看(电视节目):~实况转播。
30、[收支]shōu zhī
收入和支出:~平衡。
31、[收官]shōu guān
又称作官子,是围棋比赛中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官子)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指双方经过中盘的战斗,地盘及死活已经大致确定之后,确立竞逐边界的阶段。
32、[收录]shōu lù
1.旧指吸收、任用人员。 2.(编辑书刊时)采用(诗文等):他的事迹被《名人传记》~。
33、[收敛]shōu liǎn
1.(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她的笑容突然~了。夕阳已经~了余晖。 2.减轻放纵的程度(指言行):狂妄的态度有所~。 3.引起机体组织收缩,减少腺体分泌:~剂。
34、[收复]shōu fù
(将失去的领土或阵地)重新夺回:~失地。
35、[收割]shōu gē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小麦。
36、[收听]shōu tīng
听(广播):~天气预报。
37、[收款]shōu kuǎn
外贸结算,或者叫收款,顾名思义就是对外贸易收款。
38、[收养]shōu yǎng
收养人与送养人依法通过协议,确立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制度。
39、[收口]shōu kǒu
1.编织东西时把开口的地方结起来:这件毛线衣再打几针该~了吧? 2.(伤口)愈合:刀伤还没有~,要注意防止感染。
40、[收尾]shōu wěi
1.结束事情的最后一段;煞尾:麦收已到~阶段。 2.文章的末尾:文章的~有些松懈。
近义词
反义词
shōu
1、[发]fā
1、[发]fà
1.送出;交付。2.发射。3.产生;发生。4.表达。5.扩大;开展。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他这两年跑买卖可~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8.放散;散开。9.揭露;打开。10.姓。
头发。
2、[放]fàng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 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6.发出:~枪。~光。~冷箭。玉簪花~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火。~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债。~款。 9.扩展:~大。~宽。上衣的身长要~一寸。 10.姓。
3、[种]zhǒng
3、[种]zhòng
3、[种]chóng
1.物种的简称。虎是哺乳动物猫科豹属的一~。2.人种。3.类别;种类。4.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5.指胆量或骨气。6.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菊花的颜色有好几~。7.姓。
种植。
姓。
4、[支]zhī
1.撑:~帐篷。把苇帘子~起来。他用两手~着头正在想什么。 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着。~着耳朵听。 3.支持:~援。~应。体力不~。乐不可~。疼得实在~不住。 4.调度;指使:~配。~使。把人~走。 5.付出或领取(款项):~出。~取。~了一笔钱。 6.姓。 7.分支;支派:~流。~队。~线。~店。 8.a)用于队伍等:一~军队。一~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枪。三~钢笔。一~蜡烛。 9.地支。见〖干支〗。
5、[送]sòng
1.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信。~饭。 2.赠送:奉~。老师~我两本书。 3.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把客人~到大门外。~小孩儿上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