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
拼音:ǎi
释义:1.云气;雾气。2.(Ǎi)姓。
组词
云霭 朝霭 霭霭 郁霭 春霭 高霭 轻霭 林霭 烟霭 碧霭霭 霭腾腾 雾霭沉沉拼音
ǎi笔顺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丿 𠃌 丿 丶 ㇄同音字
拼音为ǎi的字 拼音为ai的字基础解释
云气;雾气: 暮~︱ 烟~。详细解释
(形声。从雨,谒声。本义:云气)
同本义
倾云结流霭。——《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陶潜《时运》
又如:暮霭(傍晚的云雾)
烟雾;蒸气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 王维《终南山》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霭霭-辞源3同:靄靄
霭霭-汉语大词典霭霭1.云烟密集貌。
●晋陶潜《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唐张祜《夜雨》诗:“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春晚喧喧布谷鸣,春云霭霭檐溜滴。”
●闻一多《红烛·忆菊》:“霭霭的淡烟笼罩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2.昏暗貌。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霭霭而晻暧。”
张载注:“言深邃也。”
●唐韦应物《夏夜忆卢嵩》诗:“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
●明高启《秋日江居写怀》诗之七:“渔村霭霭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
3.犹蔼蔼。和蔼可亲貌。
●清周亮工《今夕歌宿郎山吕正始天咫楼作》:“何接美人之霭霭兮,乃使我日暮而蹉跎。”
4.犹蔼蔼。茂盛貌。
●陈毅《由北京到广州》诗:“韶山冲里览风物,霭霭青松赤壤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ǎi
1、[雾霭]wù ǎi
雾气:江面上~蒙蒙。
2、[暮霭]mù ǎi
傍晚的云雾:~沉沉。森林被~笼罩着,黄昏降临了。
3、[霭霭]ǎi ǎi
云雾密集的样子。
4、[烟霭]yān ǎi
云雾:~朦胧。
5、[云霭]yún ǎi
云雾;云气。
6、[暗霭]àn ǎi
见“暗蔼”。
7、[香霭]xiāng ǎi
云气;焚香的烟气。
8、[暝霭]míng ǎi
傍晚的烟霭。
9、[昏霭]hūn ǎi
光线阴暗。
10、[黤霭]yǎn ǎi
昏暗貌。
11、[雰霭]fēn ǎi
云雾。
12、[断霭]duàn ǎi
犹断雾。
13、[林霭]lín ǎi
亦作“林蔼”。林中的云气。
14、[霭露]ǎi lù
喻蒙受恩泽。
15、[凝霭]níng ǎi
谓凝若云气。
16、[氛霭]fēn ǎi
烟霭,雾气。
17、[霭郁]ǎi yù
浓盛貌。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下视王城崔巍,但闻清香靄鬱。”
18、[卿霭]qīng ǎi
瑞云。
19、[轻霭]qīng ǎi
轻淡的云雾。
20、[朱霭]zhū ǎi
红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兆。
21、[炎霭]yán ǎi
犹暑气。
22、[三霭]sān ǎi
画家 五代 李霭之、宋 王霭 元霭 的合称。
23、[杳霭]yǎo ǎi
见“杳蔼”。
24、[霭昧]ǎi mèi
昏暗貌。
25、[朝霭]cháo ǎi
1.早晨的雾气。 2.比喻朝廷的混乱状态。
26、[春霭]chūn ǎi
春日的云气。
27、[霭空]ǎi kōng
犹云霄。高空。
28、[瑞霭]ruì ǎi
吉祥的云气。
29、[篆霭]zhuàn ǎi
盘香的烟雾。
30、[奄霭]yǎn ǎi
亦作“奄蔼”。暗貌。
31、[晻霭]ǎn ǎi
1.昏暗的云气。 2.荫蔽貌;重迭貌。
32、[晚霭]wǎn ǎi
傍晚时的云气。
33、[青霭]qīng ǎi
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
34、[和霭]hé ǎi
同“和蔼”。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文端》:“公高不逾中人,白鬚数茎,和靄近情,而时露刚坚之气。”李劼人《天魔舞》第十四章:“老太婆在别的人跟前从没有这样和霭过。”
35、[揜霭]yǎn ǎi
云雾遮蔽貌。
36、[霜霭]shuāng ǎi
秋夜迷茫的月色。
37、[坱霭]yǎng ǎi
尘雾弥漫。
38、[晴霭]qíng ǎi
清朗的云气。
39、[幽霭]yōu ǎi
见“幽蔼”。
40、[山霭]shān ǎi
山上的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