呪
拼音:zhòu
释义:1.亦作“咒”。2.诅咒。3.旧时道士、方士、神巫等施行法术时的一种口诀。4.即梵语陀罗尼。意译为咒或真言。5.祷告;祝告。
组词
遁呪 梵呪 神呪 呪詈 呪念 呪水 呪文 呪祝 海盟山呪拼音
zhòu笔顺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zhòu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基础解释
同“咒”。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呪口58異「咒」的異體字。
呪-中華大字典1、呪讀音:職救切,音䯾,宥韻。釋文:
❶詛也。《後漢王忳傳》:忳~曰。有何枉狀。
❷通祝。《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
❸奇祕神言也。佛家有經有~。經以詳其顯。~以持其密。如大悲~準提~之類是。道家術士。往往能用~致物。今南方西域俱盛行。
2、喌讀音:之六切,音祝,屋韻。之由切,音周,尤韻。釋文:呼雞重言之。讀若祝。見《說文吅部》。《段注》:當云~~呼雞重言之也。雞聲~~。故人效其聲呼之。
〔按風俗通、作呼雞朱朱。博物志、作祝祝。殆皆音近混用〕。
3、䛆讀音:眞祐切,音胄,宥韻。釋文:
❶詶也。見《說文》。
〔按卽詛咒也。咒字應作~〕。
❷祝也。見《玉篇》。
❸人名。楊~。見《唐書宰相表》。
4、詋讀音:職救切,音咒,宥韻。釋文:~咀也。見《玉篇》。
〔按集韻。祝、詛也。或从言〕。
5、詶讀音:時流切,音讎,尤韻。釋文:
❶譸也。見《說文》。
〔按段本依玉篇及玄應書改作詛也。注云。~訓以言答之。而~詛作呪。此古今之變也。又朱駿聲謂~卽譸之或體字。竝存參〕。
❷報也。見《一切經音義》引《蒼頡解詁》。
❸通疇。誰也。《魏元丕碑》:~咨群寮。
6、詶讀音:時流切,音酬,尤韻。承呪切,音授,宥韻。釋文:答也。見《玉篇》。
7、詶讀音:職救切,音祝,宥韻。釋文:同祝。《集韻》:祝。詛也。亦作~。
8、譸讀音:張流切,音輈,尤韻。釋文:
❶詶也。周書曰。無或~張爲幻。見《說文》。
〔按玉篇云。~張。誑也〕。
❷人名。必~。見《宋史宗室表》。
❸通籌。《後漢虞詡傳》:以詡~之。知其無能爲也。
〔注〕:~、當作籌。
9、譸讀音:陳畱切,音儔,尤韻。釋文:詞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òu
1、[持呪]chí zhòu
亦作“持咒”。念诵咒语。
2、[呪詈]zhòu lì
咒骂。
3、[诅呪]zǔ zhòu
见“诅咒”。
4、[呪诅]zhòu zǔ
1.犹咒骂。 2.谓念咒语。
5、[呪水]zhòu shuǐ
古代筮术之一。对水行咒作法,据说饮之能治病祛邪。
6、[呪诀]zhòu jué
旧时僧、道、方士等行法所念的咒文口诀。
7、[呪愿]zhòu yuàn
1.向天或神佛祷祝,希望顺遂或表示心愿。 2.佛教语。指唱诵愿文,为施主作种种赞叹。 3.见“呪愿”。
8、[赌呪]dǔ zhòu
见“赌咒”。
9、[呪誓]zhòu shì
亦作“咒誓”。赌咒,发誓。
10、[谴呪]qiǎn zhòu
谴责咒骂。
11、[呪语]zhòu yǔ
亦作“咒语”。旧时僧、道、方士、神巫等施行法术时所念的口诀。
12、[禁呪]jìn zhòu
亦作“禁祝”。亦作“禁咒”。相传以真气、符咒等治病邪、克异物、禳灾害的一种法术。亦谓施行禁咒之术。
13、[神呪]shén zhòu
僧道等念以祈神消灾的咒语。
14、[诵呪]sòng zhòu
见“诵咒”。
15、[呪骂]zhòu mà
用恶毒的话谩骂。
16、[呪文]zhòu wén
犹咒语。
17、[呪术]zhòu shù
旧传诅咒对方,使遭不利的邪术。
18、[符呪]fú zhòu
见“符咒”。
19、[梵呪]fàn zhòu
见“梵咒”。
20、[遁呪]dùn zhòu
指遁甲术之符咒。
21、[咀呪]zuǐ zhòu
诅咒;咒骂。
22、[呪说]zhòu shuō
犹咒语。
23、[呪厌]zhòu yàn
古代僧、道、方士以念咒语制服人或物的法术。
24、[呪念]zhòu niàn
亦作“咒念”。犹诅咒;咒骂。
25、[经呪]jīng zhòu
亦作“经咒”。某些宗教的经文与咒文。
26、[呪枣]zhòu zǎo
旧时道士、方士等对枣念咒,谓能用以祛邪治病。
27、[讽呪]fěng zhòu
诵念经咒。
28、[呪师]zhòu shī
亦作“咒师”。“呪禁师”的省称。《南史·荀伯玉传》:“伯玉 梦中自谓是呪师,凡六唾呪之。”《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甲戌,命咒师作佛事以厌雷。”参见“呪禁师”。
29、[呪罚]zhòu fá
诅咒惩罚。
30、[呪延]zhòu yán
祝祷延年益寿。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中》:“傅昭仪 者,少为 上官太后 才人……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醊地,皆呪延之。”
31、[秘呪]mì zhòu
隐秘不能告人的咒诀。
32、[呪祝]zhòu zhù
指祝祷祈福。
33、[秽迹呪]huì jì zhòu
旧时僧人所诵以为能消灾解厄的一种咒语。
34、[呪禁师]zhòu jìn shī
亦作“咒禁师”。隋 唐 太医署下属有咒禁师,掌教咒禁,即以符咒驱邪治病。
35、[呪旛儿]zhòu fān ér
亦作“咒旛儿”。旧时祛邪除害的仪式中所用的一种旗子。
36、[海盟山呪]hǎi méng shān zhòu
犹言海誓山盟。明 梁辰鱼《醉太平·暮愁闺怨》套曲:“海盟山呪,都隨一江逝水東流。”
37、[婆罗门呪]pó luó mén zhòu
古代 印度 宗教咒语。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盘陀王 ﹞向 乌场国 学婆罗门呪,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左金吾将军 杜元谈 诵婆罗门呪。”胡三省 注:“今所谓 天竺 神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