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
拼音:gǎo
释义:1.(篇,部)稿子,诗文、图画等的草稿。也指写成的诗文、图画等。2.以刊行为目的或已刊行的图画、诗文等。3.〈书〉谷类植物的茎。4.(Gǎo)姓。
组词
稿子 稿件 稿费 手稿 文稿 投稿 稿纸 约稿 底稿 打底稿 电讯稿 花脸稿 稿签门上 剑南诗稿 几易其稿拼音
gǎo笔顺
丿 一 丨 丿 丶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𠃌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gǎo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基础解释
1.谷类植物的茎:~荐。 2.(~儿)稿子:手~。定~。~纸。打个~儿。心里也没有个~儿(心中无数)。 3.外发公文的草稿:拟~。核~。详细解释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稾,秆也。——《说文》
民惊走持稾。——《汉书·五行志》
又出稾税。——《书·禹贡传》
茭稾。——《汉书·赵安国传》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山海经·西山经》
又如: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稿茇(香草名。即稾本);稿稾(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稿荐(用稻草编成的垫褥);稿苗(枯槁的禾苗);稿人(稻草人)
诗文、图画等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原不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文稿(文章、公文的草稿);稿副(底稿);稿案(公文案牍;亦作“文案师爷”。为主官管理文秘事务的慕僚);稿书(草稿、初稿)
箭杆
特箭稾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汉· 马融《长笛赋》
又如:稿草(草稿。初写出的文稿);稿定(撰定文稿)
通“槁”。干枯
弃其本者,荣其稿矣。——《说苑·建本》
又如:稿芼(枯干的草茎)
指已刊行,但作者仍以为未周备,有待修订整理的书籍 。
如:中国史稿;稿定(指著作已经完成定案,即可付印)
样子;模样
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儿国公爷一个稿子。——《红楼梦》
叙说;论辈分。用同“搞”
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我且问你:你们认得不认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通“犒”( 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稿人奄八人,女稿每奄二人。——《周礼·地官·叙官》
〈名〉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稿-中華語文大辭典稿ㄍㄠˇɡǎo1.擬製完成的圖文等。[例]來~|講~|~酬︱~件。2.圖文等的草底。[例]擬~|脫~|腹~︱先打個~兒。3.〈書〉稻、麥等穀類植物的莖稈。[例]~薦(稻草、麥秸等編成的墊子)︱束~為人。
稿-汉语大词典稿g?o
ㄍㄠˇ
〔《集韵》居劳切,平豪,见。〕
1.禾秆。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应元乘黑夜,束稿为人。”
2.诗文、图画等的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
●《旧唐书·高士廉传》:“士廉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辄焚稿,人莫知之。”
●《宋史·孙洙传》:“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
●宋陆游《龟堂杂兴》诗之九:“笔端小技深知悔,旧稿如山欲尽焚。”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摺:“我则道拂花笺打稿儿,元来他染霜毫不勾思。”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我到上海以后,日报是看的,却从来没有投过稿。”
3.指计划;打算。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心里已有了稿儿,自有头绪。”
4.样子;模样。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有一个曾同笑,待想像生描着,再消详邈(描)入其中妙,则女孩家怕漏泄风情稿。”
5.用同“搞”。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邓九公﹞说:‘照这么说,人家合你没什么岔儿呀?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
6.通“槁”。枯槁。
●汉刘向《说苑·建本》:“父以子为本,子以父为本,弃其本者,荣华稿矣。”一本作“槁”。
●宋李纲《五老峰》诗:“衣冠想像犹伟然,容貌至今初不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ǎo
1、[稿纸]gǎo zhǐ
供写稿用的纸,多印有一行行的直线或小方格儿。
2、[文稿]wén gǎo
文章或公文的草稿。
3、[稿件]gǎo jiàn
出版社、报刊编辑部等称作者交来的作品。
4、[草稿]cǎo gǎo
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打~。
5、[画稿]huà gǎo
图画的底稿。
6、[稿子]gǎo zi
1.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2.著作的底稿。 3.心里的计划。
7、[投稿]tóu gǎo
把稿子送交报刊编辑部、出版社等,要求发表或出版:欢迎~。他曾给报纸投过几次稿。
8、[发稿]fā gǎo
发出稿件。如通讯社发送电讯稿给报社,编辑部门把书刊、图片等稿件交给出版部门或印刷厂。
9、[撰稿]zhuàn gǎo
起草;作文。
10、[手稿]shǒu gǎo
亲手写的底稿。革命领袖、历史人物或重要著作的手稿,具有重大的文献意义和研究价值。
11、[稿酬]gǎo chóu
著作或文章发表后,出版单位给作者的报酬。
12、[供稿]gōng gǎo
提供稿件:本版诗文、照片均由运动会宣传组~。
13、[审稿]shěn gǎo
审稿是编辑人员的一种职能,编辑人员对作者创作的文字、图像等材料(原稿)为对象所进行的判断、鉴定和评价工作(对于译稿的审稿,主要是鉴定译文的质量),由审读、写审读报告两部分组成。又称审读。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关键,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步骤。
14、[稿费]gǎo fèi
图书、报刊等出版机构在发表著作、译稿、图画、照片等的时候付给作者的报酬。
15、[征稿]zhēng gǎo
征求投稿:~启事。
16、[来稿]lái gǎo
1.编辑、出版单位指作者投来稿件:上月共~350篇。 2.编辑、出版单位指作者投来的稿件:编辑部收到很多~。
17、[初稿]chū gǎo
第一次的稿子,泛指未定稿。
18、[约稿]yuē gǎo
预约稿件。
19、[截稿]jié gǎo
截止收稿:~日期。
20、[写稿]xiě gǎo
写作文稿。
21、[定稿]dìng gǎo
1.修改并确定稿子:全书由主编~。这本书今年定不了稿。 2.修改后确定下来的稿子:年内可以把~交出版社。
22、[通稿]tōng gǎo
由通讯社给报纸、杂志或广播电台发送的电报稿。
23、[书稿]shū gǎo
著作的底稿:誊写~。
24、[底稿]dǐ gǎo
公文、信件、文章等的原稿,多保存起来备查。
25、[原稿]yuán gǎo
写成后没有经过他人修改增删的稿子;出版部门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
26、[讲稿]jiǎng gǎo
讲演、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
27、[脱稿]tuō gǎo
(著作)写完:这本书已经~。
28、[组稿]zǔ gǎo
出版社或报刊的编辑人员按照出版、编辑计划向作者约定稿件。
29、[改稿]gǎi gǎo
修改文稿。
30、[完稿]wán gǎo
脱稿:本书将于明年初~。
31、[退稿]tuì gǎo
编辑部把不采用的稿子退还作者。
32、[诗稿]shī gǎo
1.亦作“诗藳”。诗的稿子;诗作。 2.诗集的专称。如宋陆游《剑南诗稿》;清魏源《清夜斋诗稿》。
33、[腹稿]fù gǎo
心里已想好但还没 写出的稿子。
34、[稿本]gǎo běn
著作的底稿。
35、[译稿]yì gǎo
将某种语言写成的稿子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稿子。
36、[拟稿]nǐ gǎo
起草稿子(多指公文):校长亲自~。秘书拟了一个稿儿。
37、[起稿]qǐ gǎo
打草稿。
38、[样稿]yàng gǎo
作为样品的部分书稿、图样等,用来征求意见或送有关的人审阅。
39、[遗稿]yí gǎo
死者留下的没有刊行的著作。也指作者遗留下的手稿。
40、[史稿]shǐ gǎo
未经最终定稿的历史著作。如《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