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
拼音:pí
释义:1.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小鼓。
组词
鼙鼓 谏鼙 金鼙 惊鼙 擂鼙 铙鼙 鼙吹 鼙舞 渔阳鼙鼓拼音
pí笔顺
一 丨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 一 丨 ㇇ ㇏ 丿 丨 𠃍 一 一 丿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pí的字 拼音为pi的字基础解释
击乐器。古时军队中用的小鼓。详细解释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小鼓 。
如:鼙鼓(小鼓与大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鼙-中華語文大辭典鼙鼙ㄆ丨ˊpí古代軍隊作戰時使用的一種小鼓。[例]~鼓。
鼙-汉语大词典鼙pi
ㄆ〡ˊ
〔《广韵》部迷切,平齐,并。〕
1.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唐李白《战城南》诗:“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2.古代乐队用的小鼓。
●《仪礼·大射》:“应鼙在其东。”
郑玄注:“鼙,小鼓也。”
●清戴震《乐器考》:“《仪礼》有朔鼙、应鼙。鼙者,小鼓,与大鼓为节。鲁鼓、薛鼓之图,圜者击鼙,方者击鼓。后世不别设鼙,以击鼓侧当之。作堂下之乐,先击朔鼙,应鼙应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í
1、[鼙鼓]pí gǔ
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喧天。
2、[鼙吹]pí chuī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
3、[朔鼙]shuò pí
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4、[秋鼙]qiū pí
秋战中的鼙鼓声。
5、[鼗鼙]táo pí
鼗鼓与鼙鼓。二者均小鼓。
6、[钲鼙]zhēng pí
即钲鼓。
7、[金鼙]jīn pí
犹金鼓。
8、[霜鼙]shuāng pí
霜天中的鼙鼓声。
9、[鼙角]pí jiǎo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
10、[惊鼙]jīng pí
报警的鼓声。惊,通“警”。
11、[鼙婆]pí pó
即瑟琶。
12、[鼙舞]pí wǔ
舞乐名。
13、[谏鼙]jiàn pí
即谏鼓。
14、[征鼙]zhēng pí
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
15、[战鼙]zhàn pí
亦作“战鞞”。古代军中马上所击的鼓。借指战争。
16、[应鼙]yìng pí
亦作“应鞞”。即应鼓。
17、[擂鼙]lèi pí
亦作“攂鼙”。击鼓。
18、[铙鼙]náo pí
铙鼓与鼙鼓。借指乐府中的铙歌与鼙舞歌。
19、[戍鼙]shù pí
犹戍鼓。
20、[鼓鼙]gǔ pí
1.亦作“鼓鞞”。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2.借指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