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
拼音:zhuān
释义:1.用黏土烧制成的建筑材料。多为长方形或方形。2.形状像砖的东西。
拼音
zhuān笔顺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 丶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zhuān的字 拼音为zhuan的字基础解释
见“砖”。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磚-中華語文大辭典磚砖ㄓㄨㄢzhuān1.以黏土燒製而成的矩形塊狀建材;以黏土混合稻草或以水泥砂漿或三合土等壓製成形的矩形塊狀建材。2.磚形的物品。[例]金~|茶~。
磚-漢語大字典磚
〔砖〕
(一)zhuān 《篇海類編》朱緣切。
(1)用黏土等制成坯,经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如:青砖;红砖;瓷砖;耐火砖。《顔氏家訓·終制》:“蒙詔賜銀百兩,已於揚州小郊北地燒磚。”《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兩廊畫壁長青苔,滿地花磚生碧草。”《明史·山雲傳》:“築城堡十三,舖舍五百,陶磚鑿石,增高益厚。”
(2)像砖的东西。如:金砖;茶砖;冰砖。
(二)tuán 《集韻》徒官切,平桓定。
人名用字。《集韻·桓韻》:“磚,闕,人名。鄭有石磚。”
(三)tuó 《集韻》徒禾切,平戈定。
圆貌。《集韻·戈韻》:“磚,圜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