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
拼音:dá
释义:1.直通。2.达到;实现(多指抽象的事物)。3.通晓;彻底懂得。4.不为世俗观念所束缚;旷达。5.地位高;名声大。6.指明智的人。7.乐观;心胸开阔。8.表达。
组词
雷达 到达 传达 表达 豁达 词不达意 抵达 通情达理 飞黄腾达 四通八达拼音
dá笔顺
一 丿 丶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dá的字 拼音为da的字基础解释
1.通;到。例 :四通八~。抵~。 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达到;实现:目的已~。~成协议。 4.告知;表达:转~。传~。 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详细解释
(形声。从辵( 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到达,通到
凉州之兵始达 咸阳。——《资治通鉴》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小麦亩产达千斤;达济(渡水到达彼岸);达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都给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又如:达者(通达事理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达臣(通达义理的臣子);达言(通达事理的言论);达见(洞晓事物的道理)
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达心(心里明白通达);达生(能参透人生,了解性命的本质);达权(明白权宜的道理,能临急应变)
荐举
在位多所荐达。——《后汉书·黄香传》
又如:达能(举荐有才能的人);达吏(向上举荐官吏)
将意思表达出来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又如:转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达旨(表达思想);达诚(表达诚挚之情);达善(表达善意);达信(传达消息);达知(通知;告知)
通行的;共同的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又如:达尊(天下人公认的尊贵事物);达孝(天下共认的最大孝道);达制(通行的制度)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
如: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达遂(显达顺遂);达宦(职位显要的官吏);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方〉∶指父亲 。
如:俺达
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各处 。
如:达听(多方听闻)
姓
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动〉
〈形〉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达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達達
达达-汉语大词典达达1.鞑靼。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摺:“我将你卖与回回、达达、虏虏去。”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摺:“他道你是什么人?我道也不是回回人,也不是达达人,也不是汉儿人。”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达达即鞑靼,耶律即契丹,大金即完颜氏。”
参见“鞑靼”。
2.方言。父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西门庆情极,低声求月娘叫达达。”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十一:“她遂乘势扶着他的脚骭,一歪身就倒在他怀里,撒着娇道:‘干达达,你也这样挖苦你的正经女儿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á
1、[达成]dá chéng
达到;得到(多指商谈后得到结果):~协议。
2、[到达]dào dá
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火车于下午3时~北京。
3、[雷达]léi dá
英语音译词。意为无线电探测和定位。一般指利用发射和接收反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电子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按工作状态分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两类。广泛应用于侦察、警戒、导航、跟踪、瞄准、制导和地形测量、气象探测等方面。
4、[表达]biǎo dá
表示(思想、感情):感激之情,难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
5、[转达]zhuǎn dá
把一方的话转告给另一方:我对老人的心意请你代为~。你放心走吧,我一定把你的话~给他。
6、[达到]dá dào
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达得到。达不到。目的没有~。~国际水平。
7、[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8、[传达]chuán dá
1.把一方的意思告诉给另一方:~命令。~上级的指示。 2.在机关、学校、工厂的门口管理登记和引导来宾的工作:~室。 3.在机关、学校、工厂的门口担任传达工作的人。
9、[通达]tōng dá
1.明白(人情事理)。 2.通行无阻。
10、[高达]gāo dá
1.谓才高而通达。 2.旷达脱俗。 3.上升。
11、[发达]fā dá
1.(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肌肉~。四肢~。工业~。交通~。 2.使充分发展:~经济。~贸易。 3.发迹;显达。
12、[抵达]dǐ dá
到达:~目的地。
13、[达人]dá rén
1.指通达事理的人。 2.达观的人。
14、[达标]dá biāo
达到规定的标准:质量~。
15、[直达]zhí dá
不必在中途换车换船而直接到达:~车。从北京坐火车~广州。
16、[下达]xià dá
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等):~通知。
17、[送达]sòng dá
1.送到。 2.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法律制度。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
18、[八达]bā dá
1.道路八面相通。 2.亦作“八闥”。八牖。 3.三国魏司马懿字仲达,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4.称三国魏诸葛诞等八位闻达之士。 5.称晋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
19、[豁达]huò dá
性格开朗;气量大:胸襟~。~大度。
20、[达摩]dá mó
1.法。引申为法子,办法。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一场出丑,着甚达摩。”凌景埏 校注:“着甚达摩,犹如説有什么法子。‘达摩’,梵语音译,指‘法’,见《方广经》。” 2.亦作“达么”、“达磨”。菩提达摩 的省称,天竺 高僧,本名 菩提多罗。于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国,梁武帝 迎至 建康。后渡 江 往 北魏,止 嵩山 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 慧可。达摩 为中华禅宗初祖。宋 沉辽《赠长芦福长老》诗:“达么 西归不记年,雪山 消息更芜然。”明 杨慎《艺林伐山·五色赋记》:“孙臏 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磨 面壁以来,九年闭目。”清 丘逢甲《兴福寺》诗:“自从 达摩 来,妙法指心示。”
21、[达达]dá dá
1.鞑靼。 2.方言。父亲。
22、[宏达]hóng dá
(学识)广博通达。
23、[哈达]hǎ dá
藏语音译词。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在敬神以及欢迎、馈赠等日常礼节交往上使用的丝巾。赠送哈达是表示敬意和祝贺。
24、[腾达]téng dá
1.上升。 2.指发迹,职位高升。
25、[达夫]dá fū
见识高超的人。
26、[达古]dá gǔ
谓世代兴旺发达。
27、[达意]dá yì
(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抒情~。词不~。
28、[利达]lì dá
犹显达。
29、[达明]dá míng
1.阐发明白。 2.到天亮。 3.通达贤明。
30、[旷达]kuàng dá
心胸开阔,想得开:胸襟~。
31、[贤达]xián dá
指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社会~。
32、[鸿达]hóng dá
1.谓才识广博通达。 2.指才识广博通达的人。
33、[兴达]xīng dá
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
34、[练达]liàn dá
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老成。
35、[上达]shàng dá
1.下层或下属的意见到达上层或上级。 2.旧指能对德、义等透彻了解并能努力实行。
36、[博达]bó dá
(学识)渊博,通达(事理)。
37、[四达]sì dá
1.通往四方的道路。 2.通达四方。 3.谓风行天下。 4.谓通晓事理。 5.旧指治民的四件大事。
38、[速达]sù dá
1.迅速到达。 2.迅速得志显贵;升官快。
39、[智达]zhì dá
聪慧敏达。
40、[显达]xiǎn dá
指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