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dù

释义: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以吃。是嫁接梨的主要砧木。2.堵塞;断绝。3.(Dù)姓。

组词

杜绝 杜鹃 杜康 杜撰 杜草 杜蔽 杜甫 杜二 杜鹃花 杜德机 杜甫溪 杜父鱼 杜浣花 杜公祠 防微杜渐 杜渐防萌 杜渐除微 杜家中弟 杜鹃啼血 杜口绝言 杜口木舌 结舌杜口 三生杜牧

拼音

笔顺

丿
“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土”两横平行,下横稍长,下横高于左竖;竖画居横画中部。

同音字

拼音为dù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基础解释

1.杜梨树,落叶 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 2.堵塞:以~流弊。防微~渐。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动〉

  1.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2. 关门,封闭 。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3. 杜绝,制止 。

    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4. 冲击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5. 拒绝。

    如:杜黜(排斥,黜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杜-中華語文大辭典

杜ㄉㄨˋdù1.堵塞;阻絕。[例]~塞|~絕。2.虛構;隨意捏造。[例]~撰。3.植物名。常綠大喬木。樹皮暗灰色,葉深綠,線形。木材質輕而軟,可供建材及造紙原料。4.姓。

杜 -古漢語常用詞典


①樹木名。又稱棠梨,杜梨。《經詩•有杕之杜》:“有杕之~,生於道左。”②堵塞;阻塞。《五人墓碑記》:“而又有剪發~門,佯狂不知所之者。”③毫無根據地隨意臆造。《林黛玉進賈府》:“只恐又是你的~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杜鹃]dù juān

1.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2.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 3.这种植物的花。‖也叫映山红。

2、[杜绝]dù jué

1.制止;消灭(坏事):~贪污和浪费。~一切漏洞。 2.旧时出卖田地房产,在契约上写明不得回赎叫杜绝。

3、[杜门谢客]dù mén xiè kè

杜门:闭门不出;谢客:谢绝宾客。指不与人往来。

4、[杜康]dù kāng

即少康,夏朝的一 个帝王。中国古代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后用来作酒的别称。

5、[杜甫]dù fǔ

(712—770)唐代诗 人。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举进士不第。后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在洛阳与诗人李白相识。安史之乱以后,颠沛流离,逃至凤翔,任 左拾遗。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并曾任 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四川,病死途中。作品揭露了社会矛盾、政治腐败,反映 了人民深重的苦难,表现了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精练,诗风沉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 极高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著有《三吏》《三别》《春望》《北征》《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等。有《杜工部集》。

6、[杜仲]dù zhòng

落叶乔木。高可达 20米,树皮灰色。分布于中国长江中游各省。杜仲胶可制黏着剂。树皮入药,补肾强筋。木材可制家具。种子可榨油。

7、[杜牧]dù mù

(803—853)唐代诗 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监察御史等职,还出任过黄州、湖州等地刺史,晚年任中书舍人。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诗风俊爽,借古讽今,暴露现 实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著有《泊秦淮》《阿房宫赋》等。有《樊川文集》。

8、[杜陵]dù líng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秦 置 杜县,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晋 曰 杜城县,北魏 曰 杜县,北周 废。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唐 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杜陵 叟,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宋 张先《更漏子》词:“杜陵 春,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 葬 杜陵。”《三辅黄图·陵墓》:“宣帝 杜陵,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宋 戴复古《答杜子野主簿》诗:“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明 郑昂《感怀》诗:“王粲 凄凉仍去国,杜陵 老大竟飘蓬。”清 孙枝蔚《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杜陵 仍作客,曹霸 可无诗。”参见“杜陵野老”。

9、[杜门]dù mén

1.闭门。 2.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10、[杜梨]dù lí

1.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或菱形,叶背、叶柄和花序有绒毛,花白色。果实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用作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 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棠梨。

11、[杜格]dù gé

陷阱中的尖桩。古代的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12、[马杜]mǎ dù

指 汉 司马相如 和 杜笃。

13、[杜蘅]dù héng

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里,开暗紫色小花。全草入药,有祛风、散热、止痛等作用。

14、[杜仪]dù yí

杜康 和 仪狄 的并称。指最早造酒的人。

15、[杜国]dù guó

古国。

16、[杜遏]dù è

禁绝,阻止。

17、[杜弃]dù qì

拒绝,屏弃。

18、[杜心]dù xīn

犹灰心,绝望。

19、[杜黜]dù chù

拒绝、黜退。

20、[黄杜]huáng dù

野蜂蜜的俗称。

21、[杜崔]dù cuī

东汉 书法家 杜度 和 崔瑗 的并称。

22、[宋杜]sòng dù

唐 代诗人 宋之问 与 杜审言 的并称。

23、[杜做]dù zuò

谓无师承关系的手艺。

24、[杜造]dù zào

杜撰。

25、[杜婴]dù yīng

字大醇,性能读书,其言近庄,为人旷达而廉清。

26、[杜律]dù lǜ

指 唐 杜甫 的律诗。

27、[杜若]dù ruò

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唐 皮日休《端忧》诗:“篔簹颯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清 龚自珍《此游》诗:“悠扬闻杜若,髣彿邀蛾眉。”

28、[乘杜]chéng dù

传说为马车的发明者。

29、[房杜]fáng dù

唐 名相 房玄龄、杜如晦 的并称。

30、[鄠杜]hù dù

鄠县 与 杜陵。

31、[守杜]shǒu dù

把守;堵住。

32、[羊杜]yáng dù

晋 羊祜、杜预 二人先后镇 襄阳,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33、[徐杜]xú dù

唐 徐有功 和 杜景佺 的并称。二人皆以治狱公正名世。

34、[杜连]dù lián

春秋 时善琴者。传说为 伯牙 之师。

35、[杜默]dù mò

1.犹言孤陋寡闻。《陈书·后主纪》:“虽剽悍轻侮,理从钳釱,憃愚杜默,宜肆矜弘,政乏良哉,明慙则哲,求诸刑措,安可得乎?” 2.沉默。宋 赞宁《宋高僧传·晋阆州光国院行遵传》:“逮 晋 开运 中,状貌若七十餘,然壮力不衰。或询其年腊,则必杜默。”

36、[杜主]dù zhǔ

1.周杜伯。因封于杜,故名。 2.即杜宇。 3.杜鹃。

37、[杜蔽]dù bì

蒙蔽,隔绝。

38、[预杜]yù dù

预先杜绝。

39、[邵杜]shào dù

西汉 召信臣 和 东汉 杜诗 的并称。召,又作“邵”。二人先后为 南阳 太守,有惠政,时人称之曰:“前有 召父,后有 杜母。”见《后汉书·郭杜孔张等传》。

40、[杜予]dù yǔ

虚构人物,三国时孙策手下大将。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杜的反义词 杜的近义词 杜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杜能组什么词
  • 杜能组什么词语
  • 杜可以组什么词
  • 杜可以组什么词语
  • 杜字可以组什么词
  • 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杜字能组什么词
  • 杜字能组什么词语
  • 杜字开头的成语
  • 杜字结尾的成语